第314章 末将孙策,恭贺陛下建立民国(第2页)
毕竟徐靖给他们的不止是三辈子花不完的钱,还让他们的家族子弟拥有绿色通道,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哦,不是,是科举考试,相当于他们的小孩儿参加科举,可以直接跳过乡试,也算是有了人上人的体验,才能出众的甚至可以直接举荐,破格录取,跳过考试。
民国废除汉末的官制,采用徐靖新创的三省六部制作为主要政治体系,得到了一众文武的大力支持,反正徐靖称帝了,他们都能升职就行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后称尚书省)逐渐成为中央政务中枢,下设若干曹(部门),如度支曹、祠部曹等,是六部的雏形。同时,中书省、门下省也开始萌芽,分别负责草拟诏令和审核政令。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正式确立 三省六部制,将中央机构分为尚书、门下、内史(唐改称中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民(唐改称户)、工六部,每部下辖四司,形成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 的框架。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三省职权分工,增设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作为宰相议事机构,使三省六部制成为中央集权的核心制度。宋元明清时期:宋朝虽保留三省六部之名,但职权多被其他机构分割(如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元朝以中书省为核心,尚书省、门下省名存实亡;明清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三省制彻底消亡,但六部职能延续至清末。)
民国成立以后,徐靖大封群臣。
三省:中书省 —— 草拟诏令、决策参谋。中书令:郭嘉,中书侍郎:徐庶、阎象。另外徐庶兼任庐江郡太守。
门下省 —— 审核政令、封驳谏议。侍中(门下省长官):蔡邕,同时蔡邕兼任建邺学院院长。给事中:沮授、顾雍,顾雍兼任吴郡太守。
尚书省 —— 执行政务(下辖六部,设尚书令总领)。尚书令:杨弘。左仆射:张昭。
六部职能:政务执行机构
(一)吏部 —— 官员任免、考核。吏部尚书:陈矫。吏部侍郎:盛宪。
(二)户部 —— 户籍、财政、赋税。户部尚书:糜竺。户部侍郎:糜芳,糜芳外放兼任为会稽郡太守。
(三)礼部 —— 礼仪、祭祀、科举(汉末可对应典章制度)礼部尚书:袁遗。礼部侍郎:笮融(徐靖出于笮融对宗教事宜狂热爱好者的考量,让笮融担任了礼部侍郎一职。)
(四)兵部 —— 军事调度、兵籍管理。兵部尚书:李儒。兵部侍郎:石韬。石韬兼任豫章郡太守。
(五)刑部 —— 司法、刑狱。刑部尚书:沮授。刑部侍郎:潘璋(等潘璋回归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