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道德约束(第3页)

紧接着,编程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代码编写工作中。他们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这些规则一条条地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并小心翼翼地融入到高智慧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之中。每一行代码都像是他们精心培育的幼苗,经过反复审查,从语法的正确性到逻辑的严密性,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确保规则能够准确无误地被执行。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编程高手们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实现规则;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成功解决了一个难题。

为了检验这些规则的实用性,他们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现实世界环境。这个虚拟环境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真实世界,有着繁华的街道、忙碌的医院、复杂的交通系统。在这个环境中,人工智能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场景和任务。从医疗决策中的伦理困境,比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救命的药物;到交通调度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比如如何合理调配公共交通工具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求,人工智能都需要依据规则做出合理的判断。

测试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规则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在规则中提到“在保障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出决策”,但对于“多数人”的界定却不够明确,导致人工智能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做出明确的决策。于是,团队成员又重新回到会议室,大家围坐在一起,再次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提出以具体的人数比例来界定“多数人”,有人则认为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影响、利益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对规则进行了修正和完善,让规则变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全力排查可能存在的bug。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地进行压力测试,他们让人工智能在高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模拟各种极端情况,比如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复杂任务,或者在网络环境极差的情况下运行。一旦发现程序出现异常,他们就迅速行动起来,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消防员,快速定位问题所在,进行代码调试。每解决一个bug,他们都会进行全面的测试,从功能测试到性能测试,确保不会引发新的问题。在排查bug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们眼睛布满血丝,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bug都可能影响到人工智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过无数次的测试、修正和优化,人工智能终于能够在规则的约束下稳定运行。林夜和林昼站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人工智能稳定运行的画面,长舒了一口气。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疲惫但又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