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预警(第2页)

林昼满足地“嗯”了一声,小脑袋在林夜怀里蹭了蹭,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又沉沉睡去。他小小的身体像个暖炉,热度透过两层布料传过来,一点点驱散着林夜体内的寒意,也驱散了他心头的死灰。

夕桐放下平板,无声地走到窗边,手指轻轻拉开厚重窗帘的一角。窗外,肆虐的风雨已完全停歇,城市重新被温柔的夜色笼罩。血月依旧悬在天际,只是猩红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些,被一层薄薄的云层稀释,不再像刚才那般咄咄逼人,倒像是蒙上了层轻纱。远处的高楼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车灯在马路上拉出长长的光带,这座刚刚从17级台风的死亡威胁下逃脱的城市,正无知无觉地恢复着它的喧嚣与活力——夜市的叫卖声隐约传来,晚归的人在楼下说笑,连风都变得温柔了。

“风暴绕道了。”夕桐轻声说,镜片上反射着城市的灯火,像落了满眶的星辰,“气象局已解除红色预警,媒体在报道这场‘百年不遇的奇迹转向’,称其为‘金陵的幸运’。”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念一份报告,但林夜听得出那平静下的波澜——只有他们知道,这“奇迹”的代价,是林夜几乎被抽空的精神力,是观景台上那抹被拭去的血迹,是兄弟俩交叠的手掌间流淌的、赌上性命的力量。

林夜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像潮水般从脚底涌到头顶。身体里那点凝神丹药力支撑起的力气正在飞速流逝,眼前的景物开始晃动,耳边嗡嗡作响。他轻轻将熟睡的林昼放平在沙发上,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蝴蝶,又细心地给他盖好毯子,确保边角都掖进了沙发缝里。

刚想起身,眼前却猛地一黑,天旋地转间,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手撑在沙发扶手上才勉强稳住。

“逞能!”邹善低斥一声,声音里带着点火气,手臂却已快如闪电般稳稳托住他的腰,半扶半抱地将他带离客厅,“去休息。”语气硬得像块铁,不容反驳。

林夜被安置在隔壁卧室的床上。床铺柔软得像云朵,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是邹善每天早上都会掀开被子通风的缘故。邹善站在床边,看着他苍白如纸的脸和紧闭的双眼,沉默了片刻,喉结动了动,像是有话要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他转身走到床头柜前,指尖在柜面上敲了三下,暗格“咔哒”一声弹开。里面放着个小巧的墨玉盒,盒面雕着繁复的云纹,边角已经被摩挲得发亮。邹善打开玉盒,里面铺着深蓝色的绒布,静静躺着几片薄如蝉翼的冰片,散发着幽幽的蓝寒气,像冻结的月光。

“含着。”他捏起一片冰凉的薄片,动作不容置疑地塞进林夜微张的嘴里。那薄片一碰到舌尖,一股极致的寒意瞬间在口中炸开,像千万根冰针刺破味蕾,又顺着喉咙直冲脑际,仿佛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狠狠泼在滚烫的炭火上。林夜混沌的意识被这强烈的刺激猛地拽回,剧痛般的清醒感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万年寒髓心,”邹善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低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像被砂纸磨过的石头,“能固本培元,修复精神力的损伤。忍着点,疼过这阵就好了。”

那寒意霸道地在体内蔓延,顺着经脉冲刷下去,所过之处,枯竭的血管像被冰锥刺穿,疼得他几乎蜷缩起来。但与此同时,又有一种奇异的、被修复的麻痒感从骨髓里渗出来,像是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林夜紧蹙着眉,指节攥得发白,冷汗浸湿了额发,贴在皮肤上,冰凉一片。

邹善没再说话,只是拉过一把木椅坐在床边。他没有像照顾林昼那样细致地掖被角,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就只是沉默地坐着,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石像。窗外的血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斜射进来,在他冷硬的侧脸上投下一道模糊的红痕,将他眼底的担忧藏得更深了。

时间在寂静和体内冰火交织的煎熬中缓缓流逝。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神经上。不知过了多久,那蚀骨的寒意渐渐褪去,像潮水般退回到深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入骨髓的疲惫,却也带着劫后余生的、难得的安宁。林夜的眼睫颤动了一下,像雨后的蝶翼,缓缓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