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复健(第2页)
诸葛亮则走到林昼面前,羽扇轻轻拂过小家伙的额头,一点清凉宁神的气息像晨露般渗入:“昼小友今日也受了惊吓,需得好睡。”林昼抱着木盒,乖乖点头,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眼皮像挂了铅块,却还强撑着看周瑜给哥哥扎针。
邹善将林昼抱到房间另一侧的小床上——那是夕桐下午刚从二楼搬下来的,紧挨着林夜的大床,床头还挂着林昼最喜欢的星星挂毯。他替林昼脱掉外套和鞋子,露出里面印着小熊图案的睡衣,又把木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枕边,像对待最珍贵的宝物。盖被子时,他特意把被角掖到小家伙下巴底下,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千百遍。
然后,他走到房间角落的迷你料理台边——夕桐甚至贴心地在这里准备了一个小砂锅和一套茶具,台面上还摆着几个贴着标签的药罐,分别写着“安神”“补气”“温胃”。邹善点燃文火,将早已备好的药材——合欢皮、远志、茯苓——放入砂锅,加了适量的井水(他总说井水比自来水更养药),开始煎一副安神助眠的汤药。药香很快弥漫开来,带着微苦的草木气,与窗外飘来的桂花香、周瑜手中金针的清冽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心的味道,像外婆的老房子里常有的那种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瑜下针的手法极快极稳,指尖仿佛带着微光。金针刺入林夜手臂和胸口的几处穴位,初时像被极轻的羽毛扫过,微痒;随即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针尖涌入,像无数条细小的暖蛇,钻入他枯涩撕裂的经脉中,小心翼翼地游走、疏通。酸、胀、麻、痒……种种感觉交织在一起,确实不好受,林夜额角渗出细汗,咬紧牙关忍耐着,目光却落在周瑜专注的侧脸——他的睫毛很长,灯光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神情认真得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诸葛亮在一旁静静看着,偶尔出声提醒:“气海穴稍浅些,他经脉尚虚。”“灵台穴可加重一分,那里淤塞最重。”周瑜闻言,指尖微动,金针的角度果然调整了几分,林夜顿时觉得那处的胀痛减轻了不少。
邹善背对着他们,专注地看着砂锅里咕嘟冒泡的药汁,用一只小勺缓缓搅动,褐色的药汁在勺里打着转,泡沫细腻。他的侧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稳,新生的右手握着勺柄,动作流畅得没有一丝滞涩,仿佛这只手从未离开过。
林昼在小床上翻了个身,怀里的木盒被压在身下,他却没醒,呼吸变得均匀绵长,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梦到了烤红薯,小舌头还舔了舔嘴唇。
不知过了多久,月上中天,窗外的虫鸣都轻了些。周瑜指尖轻弹,金针发出一阵细微的嗡鸣,像蜂翼振动,随后依次自行退出,针尖的红光一闪,落入他手中的玉盒。“可以了。”他松了口气,额角也有些细汗,从随身的帕子里抽出一张递给林夜,“今夜应当能睡得好些。明早我再过来,换一组穴位。”
诸葛亮递过一块温热的毛巾给周瑜擦手,对林夜道:“安心睡,我与公瑾就在隔壁书房,设了传讯符,有事让夕桐唤我们即可。”
这时,邹善的药也煎好了。他用滤药网滤出小半碗深褐色的药汁,放在唇边轻轻吹了吹,又用指尖沾了点试了试温度,才走到林夜床边,递到他嘴边。药很苦,带着草木的涩,林夜皱着脸一口气喝完,舌尖都麻了。邹善立刻递上一杯温水给他漱口,又像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块冰糖,剥开糖纸塞进他嘴里——是林昼最喜欢的桂花味,甜丝丝的,刚好压过药的苦味。动作一气呵成,自然无比,像做了千百遍。
“睡吧。”邹善替他掖好被角,指尖碰到林夜的脸颊,带着微凉的体温,声音低沉得像夜色,“我在。”
诸葛亮和周瑜悄然退出房间,门被轻轻带上,只留下一道缝,方便听到里面的动静。邹善却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林昼床边,帮小家伙把压在身下的木盒抽出来,放在枕边,又替他拢了拢额前的碎发。然后,他关掉了大灯,只留下墙角一盏光线极其柔和的夜灯,光晕像个温暖的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