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回响(第2页)

诸葛亮和周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方才还带着暖意的笑容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凝重。

刚刚平静下来的湖水,似乎又被投下了新的石子。而这一次,涟漪之下的暗流,或许更加汹涌未知。

林夜停下脚步,望向天边最后一抹晚霞,那霞光绚烂,却带着一种转瞬即逝的凄美。他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那几片用棉布小心包好的碎片,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在回应着他此刻的心情。

风波,似乎从未真正远离。

晚霞的最后一缕余晖被暮色慢吞吞地吞没,天边最后一抹橘红像被揉碎的胭脂,渐渐褪成灰蓝,再沉进浓黑的夜里。小院里亮起了两盏暖黄的灯笼,挂在院门和屋檐下,光晕透过镂空的竹编灯罩洒出来,在青石板地上投下细碎的花纹。桂花香在夜风中愈发清冷,带着深秋的凉意,丝丝缕缕往人衣领里钻,但厨房的窗户亮着灯,飘出的饭菜热气混着肉香、米香,像层柔软的棉絮,将那份冷意驱散了不少。

晚饭后,林夜照例在院子里慢慢踱步消食。他的脚步比前几日又稳了些,落地时不再发虚,踩在落满桂花的地上,只有极轻微的“沙沙”声,像春蚕啃着桑叶。他走得不快,每一步都踩着灯笼投下的光斑,偶尔停下来,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指尖碾过那细腻的纹路,再任它从指缝溜走。诸葛亮和周瑜在廊下的石桌旁低声交谈,桌上放着夕桐带来的平板,屏幕还亮着,映得两人眉头微微锁着——那眉头间的褶皱比傍晚更深了些,显然夕桐带来的消息让他们心事重重,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沉了几分。

林昼正缠着张飞,小胳膊圈着张飞的胳膊晃来晃去,仰着小脸要听“长坂坡那个特别厉害的故事”。张飞盘腿坐在石凳上,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拍着大腿应下来,唾沫横飞地开讲:“……那曹兵就跟潮水似的涌上来!黑压压一片,能把人吓破胆!俺老张眼睛一瞪,丈八蛇矛这么一抡——”他说着就抄起手边的扫帚当蛇矛,胳膊一甩要往下劈,刚挥到一半,眼角瞥见邹善从厨房窗口探出头看过来——邹善没说话,就那么平静地看着,眼神里没什么情绪,却让张飞的动作硬生生停在半空,扫帚杆“咚”地戳在地上。他讪讪地放下扫帚,挠了挠头,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凑到林昼耳边:“……反正就是很厉害!一矛下去,能扫倒一片!”

林夜走到桂花树下,背靠着粗糙的树干站定。树皮上还留着白日阳光的余温,带着草木的腥气。他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树干上深浅不一的纹路,指尖能摸到凸起的疙瘩。口袋里的碎片隔着软布传来微凉的触感,像揣了块小石子,而诸葛亮和周瑜那边飘来的凝重气氛,像层薄雾,悄无声息地笼罩下来,让空气都变沉了。一种山雨欲来的预感在心头蔓延,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他忍不住攥紧了拳。

就在这时,夕桐再次出现在院门口。他脚步比傍晚时更急些,鞋跟踩在石板上发出“噔噔”声,手里拿着个银灰色的密封金属筒,筒身有成人小臂长,表面刻着细密的防滑纹路,还印着安全局的徽记。“先生,何局长派人加急送来的。”他走到诸葛亮面前,将金属筒递过去,声音里带着赶路后的微喘,“说是刚破译的关键数据,必须当面交给您。”

诸葛亮接过金属筒,指尖在筒盖的符文上轻轻一按——那符文是他亲手设的加密印记。只听“咔”的一声轻响,筒盖无声滑开,里面是一卷叠得整齐的、薄如蝉翼的特殊纸张,纸边泛着淡蓝的光,显然是用灵能材料特制的。他和周瑜凑到灯笼下展开,只看了一眼,两人原本就凝重的脸色便彻底沉了下来,连眼角的纹路都绷得紧紧的。

纸张上并非文字,而是一幅用灵能绘制的能量星图。底色是暗蓝的,像夜空,代表江口“龙门”旧址的位置,是个已经黯淡下去的光点,却被无数杂乱的猩红细丝缠绕着——那些细丝细得像蛛丝,却在灵能的映照下微微蠕动,活像寄生的虫豸,正是夕桐所说的“异常增强的残余波动”。而更令人心惊的是,在全球地图的其他几个角落——有的在冰封的极地,有的在茫茫深海,还有的藏在茂密的雨林里——零星分布着数个极其微弱、却带着相同不祥气息的灰白光点!它们像蒙着尘的珠子,又像沉睡的眼睛,尚未睁开,却已散发出令人不安的悸动,连灯笼的光落在上面,都仿佛被吸走了几分暖意。每个光点旁边都有细小的坐标标注和能量读数,数字后面跟着个向上的箭头——无一例外都在极其缓慢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