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示恩(第2页)

宁输数子,勿失一先。

提前布局,在关键处落子,尽可能的把张小凡困在安邑周边,然后再从容绞杀。

这也就是韦怀文说苏睿懂兵的原因。

苏睿哪里那么懂兵?

他只不过仗势欺人罢了。他有优势,那么谨慎从事,不冒进,其徐如林,不动如山,就能把优势利用到极致。

明朝萨尔浒之战,明军分四路进军,马林、杜松、刘綎、李如柏四路统帅互不统属,且与总指挥杨镐信息不通,导致“分进”却无法“合击”,被努尔哈赤“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逐个击破。就是没有做到稳和重!

稳,在于胜券在握时候要坚定信念。

重,在于对敌人要绝对重视!

甚至当时,一动不如一静!

延边军统帅郑珏,副将麦铜山,监军太监甄伍雍,从介山赶过来的吴礼,猛将阳蒯,令蒙正,后勤沈书宇等人都在座。

苏睿很高兴,特别欣慰的地方是郑珏一丝不苟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别说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有这种严格执行命令的人才会简在帝心,才会“深得我心”!

此时的郑珏满脸愧疚的跪在地上请罪。自己的老兄弟褚镇城不光没看住张小凡,还战败投降了敌军。

他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把情报告知了苏睿。

“兄弟,你把张小凡这大寇留在安邑就是大功一件。起来,快起来!不过,褚镇城是你手下将官,他投敌确实可恶。你算识人不清,罚你一年俸禄,剥夺你留下贼寇的大功。你可服气?”

郑珏站起来,又赶忙跪下。

“属下谢随王大恩!”

毒疮挖掉才能更好的成长。

郑珏必须处罚,力度也不能小。

一笔勾销后,后面立功才是大头。

众人坐下,郑珏把近期的作战情况做了汇报。

韦怀文来了后,按说此地作战以他为主,但郑珏有苏睿的嘱咐,把情况说明后,韦怀文不敢再调动他的军队,只得自己作战,也就形成了郑珏防守,韦怀文出击的局面。防守游刃有余,出击略显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