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152章 你希望我们能在何时到达西河大岭的北麓呢
说到这里,黄昭顿了顿,又举例道,
“假设咱们要逆风航行100海里,”
“如果风向与航线的夹角为120度,可能需要航行150海里左右,航程增加五成左右。”
“如果风向与航线的夹角为150度,可能需要航行200海里左右,航程增加一倍左右。”
说到这里,他忽然话锋一转,
“不过戗风性能好的船和驾驶技术高的船员,可以把夹角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确保航程不会增加太多。”
黄昭举例时用到了“海里”,说明他已经受到欧洲航海知识的影响。
中国古代航海一般是用“更路法”记录里程,基本单位叫做“更”。
一更,是在顺风张帆的情况下,航行一更时间的行程,约为六十里左右。
作为时间单位,一更对应的时间大致是戌时初刻到亥时初刻,时长大约为2小时。
不过具体里数值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可能有一定差异。
这个跟1海里的具体数值也是一样的,
现代1海里与17世纪的1海里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听了黄昭的解释,李国助低着头,闷不吭声地在甲板上来回踱步起来。
他在仔细衡量这支船队逆风航行的能力,估算船队能否在三月上旬到达尚塔尔群岛。
首先斯库纳帆船和老闸船都是专为近海航行而设计的船型,
都很适合这次沿锡霍特山脉东麓海岸北上的航行。
说到戗风性能,两种船型也都是比较优越的。
这主要体现在帆装和船体结构之上。
帆装设计方面,
斯库纳帆船所有桅杆均挂纵帆,前桅较主桅小,
前桅可张挂一面或多面三角帆或百慕连帆,
两根桅杆上一般是斜桁帆,还有两个或多个船首斜帆。
这种帆装使帆船在戗风行驶时,能更有效地利用风力,
通过灵活调整帆的角度,让风从侧面推动帆船前进。
老闸船采用中式帆装索具,结构相对简单。
其帆面通常较大,形状适合利用风力,且能通过调整帆的角度和绳索控制来戗风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