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396章 让这些土包子见识一下真正的大炮(第2页)

如今皇太极还没有坐上大汗宝座,似乎还没有坑害其他三大贝勒的动机。

但不能排除他为了增加自己将来继任大汗的几率,

甚至是为了平日的一些小恩怨去坑害其他三大贝勒的可能。

只是现在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还没有成立,

而满八旗依然人丁稀少,他就敢玩借刀杀人这一手,实在也是够狠的。

那么阿敏和莽古尔泰真就那么傻,一点都看不出皇太极的用意吗?

看他们的反应,还真就是的。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建奴至今还没有领教过红夷大炮和棱堡的威力呢。

历史上,明朝是从天启元年才开始引进红夷大炮的。

当时,因明与后金的战争日益激烈,

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建议城守火器需得西洋大铳,

练兵词臣徐光启便令守备孙学诗赴广东香山澳购炮。

泰昌元年,李之藻派门人张焘与孙学诗前往澳门,购买了4门西洋大炮,

当年十月运抵广州,后运到广信府滞留。

天启元年十二月,这4门大炮运抵北京。

之后,明朝继续从澳门购买红夷大炮,

天启三年四月初十,新购的22门西洋大炮及23名葡籍匠师和1名翻译被明军游击张焘带领来京。

兵部尚书董汉儒等人上奏明廷派人学习造炮用炮技艺,并将部分大炮运往山海关备用。

也就是说,在攻打沈阳、辽阳等辽东要塞的时候,城防炮里还没有红夷大炮呢。

建奴第一次领教红夷大炮的威力,是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

而那一战是明金开战以来,建奴损失较惨重的一战。

关于宁远之战建奴的具体伤亡数字,史料记载不一,有说法称其损失了五六百人。

虽然不多,却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对其打击很大。

因此战后不久,杀人如麻的野猪皮就恶贯满盈了。

宁远城在修建过程中确实部分学习和借鉴了棱堡的理念。

明末,随着西学东渐,欧洲筑城技术传入中国。

袁崇焕修筑宁远城时,城墙四角各筑一座附城炮台,

其三面突出墙外,既便于放置大型火炮,又可以扩大射角,其射界能达到二百七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