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418章 华人公司与西婆罗洲(第2页)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平户设有商馆,常驻人员约10–20人,包括商人、医生、职员等。
英国东印度公司人员更少,高峰时不超过10人,如理查德·考克斯、威廉·亚当斯等。
平户的华人聚居区,唐人町的人口可能达数百人,主要从事中日贸易中介。
在1610年到1630年的贸易繁荣期,平户人口流动频繁,
作为国际港口,除了常住人口,还有大量临时人员,
包括日本各地商人,如大阪、京都的货主,及东南亚、中国、欧洲的船员与贸易代表。
高峰时期总人口,含流动人口,可能接近1万。
而苏昌城却是按照能容纳2万常驻人口的规模建造的。
现在的常驻人口就已经接近1万了。
随着苏昌城逐渐成为永明镇的纺织业中心,常驻人口数量只会有增无减。
所以在苏昌城拥有印度棉花的独家经销权,利润空间绝对不会比在平户拥有南海边地公司产品的独家经销权小。
“满意满意!这简直就是上帝的恩赐呐!”
考克斯欣喜若狂地道,
“有了少东家这番话,我肯定会选择来永明镇开设商馆。”
“我甚至都开始期待总部尽快关闭平户英国商馆了。”
“不过,我还是想知道,少东家给我的第二个选择的意义。”
“其实也没什么,”
李国助云淡风轻地道,
“西婆罗洲有数千华人移民,我只是想找个可靠的人帮我把永明镇的产品销售到那里去罢了。”
“此外那里的华人也在生产一些当地颇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黄金、樟脑、燕窝和热带木材等。”
“永明镇对这些东西也有需求,所以我就想在那里设商馆。”
“正好平户英国商馆关闭以后,您肯定也要寻找出路。”
“我觉得帮你在西婆罗洲开设商馆,也是一件可以双赢的事情。”
“不过现在,你肯定是不会选这条路了,”
“我也只好等以后再找机会,派人去那里开商馆了。”
其实他的真实目的远比嘴上说的要深远的多,
只是碍于范迪门这个荷兰人在场,不好说的太直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