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465章 进可驰援抗金,退能守住贸易航道(第2页)

“东边的砂岩湾更深,有三丈上下,正对着黄海航道,”

“真要出兵驰援登莱或东江,从这儿启航最便当,舰队能直接扎进航道里去。”

“岛上有水源吗?”

李国助最关心这个,抗金据点总得能屯兵、能扎根。

“有淡水。”

徐光启点头,

“听说是有个卧洞泉,常年出水,牧卒说养活上千人不成问题。”

“岛上丘陵平缓,随便找几处高坡就能修炮台、筑烽火台,”

“真要是跟济州城、朝天浦那边的烽燧连上,”

“倭寇的船只要敢靠近,半个时辰就能传讯过来,能形成个三角预警的阵势。”

他又补充起岛上的情形,

“现在岛上没人常住,就三四月到十月,济州牧会派十来个牧卒上岛”

“那岛是官牧的季节性牧场,养着三四百头牛,都是用来繁殖的耕牛,金贵得很,不许杀来吃。”

“除了牧卒,就是些渔民,开春去捕青花鱼,秋天潜海采鲍鱼,也就二十来条小渔船,没什么威胁。”

“这么说,岛上基本是块荒地?”李国助眼里亮了亮。

“差不多。”

徐光启道,

“朝鲜有禁令,不许百姓在岛上过夜,怕有人私垦,所以只有牧卒临时住的石砌窝棚,还有渔民搭的几个草棚子。”

只是说到这里,他语气沉了沉,

“不过也有麻烦处,需得保留济州牧民登岛放牧的权利。”

“而且济州右营的水师每月会去巡两次,稽查私垦,不算完全脱得开监管。”

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事,

“牧卒说冬天北风一刮,浪能掀到两丈高,船难以靠岸,搞不好得封岛两三个月,那时候粮草接济就难了。”

“春天东南风大,东港的浪能拍碎崖石,也得小心。”

李国助却没太在意这些难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

“有两个好港湾,有水,能屯兵,还能控着黄海航道,总比在本岛被官府和三姓盯着强。”

“朝鲜巡哨勤些不怕,咱们把炮台筑在牛头峰上,真要动起手来,他们也未必敢轻易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