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黄家兄弟(第2页)
“碑的正面,刻‘大明护国军英烈永垂不朽’。”
“碑的背面,刻上这四百二十七位兄弟的名字、籍贯,以及他们战死的地方。”
“要让后世知道,大明海疆的安宁,是用他们的血换来的!”
风更大了,仿佛海浪拍岸的声音都远远传来,那是战死的英魂在回应。
张好古拔出佩剑,剑锋直指苍穹。
“今日悼英烈,明年出征!护国军的魂,永不灭!”
台下,三百余名军官齐声怒吼:
“护国军的魂,永不灭!”
声音震彻云霄,惊起一群栖鸟,振翅飞向远方。
张好古站在将台上,眼泪悄悄滑下来。
“林耀、郑大猷、周阿毛……”
他轻声念着,仿佛在与他们对话。
“你们的名字,会一直留在这里。”
“你们的血,不会白流。”
“你们的魂,永远在大明的海上。”
北风呼啸,声声如鼓,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
谁能料到,张好古刚刚回到衙门,身体就突然垮掉了,仿佛被一股强大的病魔击倒一般。他的高烧持续不退,整个人都陷入了昏迷之中,情况十分危急。
傅青主见此情形,心急如焚,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立刻展现出了他作为医者的专业素养。他亲自为张好古煎药、喂药,日夜守候在床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关于北五省水师的朝廷布告也早已如箭一般射向各地。这份布告是与张好古离京时一同发出的,其目的就是召集各地的水师前来松江府集合。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张好古回到松江府后不久,又连发了五份通告,并加盖了督抚大印,催促各路水师速速赶来。
时间来到腊月二十九,终于有两支水师来了。其中一支是山东水师,这支水师原本实力强大,拥有众多精良的战船。但由于登莱兵变的影响,他们遭受了重创,战船几乎损失殆尽。有的被击沉在海底,有的则被孔有德等人带去投奔清军了。
如今的山东水师,可谓是落魄至极。他们此番前来松江府,总共只有六十艘大小船只,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张龙船队的大船。这些大船全部被送来松江府,足有五十艘之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山东水师如今的窘况。可以说,如果不是张龙的慷慨奉献,山东水师恐怕都难以再被称之为一支完整的船队了。
就拿张龙的原话说:“这些本来就是我家少爷的,只要是少爷的事,我就支持。”
另一支到来的是冀辽水师守备黄蜚所带的东江镇残兵。
崇祯十年的腊月,长江口的潮水汹涌澎湃,裹挟着咸腥的海风,如怒涛般拍打着吴淞口的码头。寒冷的海风呼啸而过,吹得人们的衣衫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