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听水夜半更 作品

第五百章 海战胜利(第2页)

这场持续四个多时辰的海战,展现了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独特战争图景。水师将传统火攻、接舷战术发挥到极致,又创造性运用潮汐、风向等自然条件,最终以阵亡几十人的代价,击沉一艘、俘虏两艘敌舰。放跑一艘此战过后,荷兰人再无力从海上威胁郑军,只能困守热兰遮城,为最终收复台湾奠定了胜局。

阻击战,护国军胜,海战,护国军胜,普罗文查胜,三场胜利后。

张好古剑指荷兰殖民者盘踞的热兰遮城时,此时历史的天平已然倾斜。明军已是必胜之局。

张好古并没难为猫难实叮,让他回热兰遮城以劝降揆一未果后,转而以精兵围城。就在这关键时刻,台湾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高山族人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纷纷以各种方式痛击荷兰殖民者。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张好古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背后,是台湾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民心所向,方成伟业;众志成城,乃克强敌。张好古收复台湾的历史启示人们:任何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行动,都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沃土,汲取民众的力量。

张好古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国智慧。他对归附的土社"各照例宴赐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台湾原住民,这种政治远见打破了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几十年,对汉族移民与原住民实行差别待遇,征收苛捐杂税,强征劳役,早已民心尽失。张好古抵达台湾后,立即宣布"土地为我大明故有,尔等赶紧退出大明土地",既表明收复国土的决心,又给予荷兰人退路,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特别注重团结原住民力量,严令军队不得侵扰原住民村社,这种尊重与包容迅速赢得了台湾各族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历史证明,张好古的民族政策成功凝聚了反荷力量,为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台湾各族人民自发组织的抗荷斗争,构成了收复台湾的第二战场。当郑军围困热兰遮时,台湾各地掀起了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浪潮。新港、目加溜湾等地的原住民武装袭击荷兰巡逻队,焚毁殖民据点;汉族农民拒绝向荷兰人提供粮食补给,切断殖民者的物资来源;甚至有被荷兰人奴役的非洲裔士兵倒戈加入郑军。这些民众自发的抗荷行动,使荷兰殖民者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正如史料记载,荷兰人此时"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民众力量的广泛动员,极大削弱了荷兰殖民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热兰遮城的陷落。这种自下而上的反抗,与张好古自上而下的军事进攻形成了完美配合,共同谱写了收复台湾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