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瑞士军刀的锻造图纸(第2页)
“其次,”丹特利继续说,“他的持球进攻技巧还非常粗糙。他能完成简单突破,但面对强硬防守时运球重心太高,脚步也不够扎实,很容易被抢断。他现在的所有进攻都过于依赖体系喂球和转换进攻的机会,需要打磨自己的‘创造’能力。”
丹特利的分析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王宇航满意地点头,这正是他想听到的。
“所以,阿德里安,你的建议是?”
“加强他的单打训练。”丹特利毫不犹豫地回答,“从最基础的持球基本功开始,每天至少一千次变向、胯下、背后运球训练!然后是一对一的对抗!我要用最残酷的方式去逼迫他学会在对抗中保护球,在压力下完成进攻!”
“我需要让他明白,‘合理’和‘懦弱’有时候只有一线之隔。一个真正的顶级侧翼不仅要会当‘拼图’,更要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一把能捅破天的‘尖刀’!”
布拉特听完担忧地皱起了眉头:“阿德里安,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担心过分强调单打会破坏他天生的团队感。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瑞士军刀’,我不想把他变成一把只会砍人的斧头。”
“不,大卫,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丹特利摇了摇头,“我不是要让他变成艾弗森或者科比,我只是要让他的‘武器库’里多一件武器而已。”
他看着王宇航沉声说道:“一把瑞士军刀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在需要时可以变成刀子、剪子或螺丝刀,而不是因为它永远只是一把折叠起来的工具。”
“让他拥有单打能力,不代表他每时每刻都要去单打,而是让他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当他面对更慢的防守者时,他可以选择突破惩罚他;当他面对更矮的防守者时,他可以选择背身碾压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除了传球和投空位三分就没别的办法。”
这番“瑞士军刀”理论让布拉特陷入沉思。
王宇航的眼中则闪过了然的光芒。
他知道,这两位顶级教练的争论其实代表了两种经典的球员培养路线。
一种是“体系优先”,将球员打造成体系中最完美的齿轮,就像马刺培养角色球员一样。
另一种是“能力优先”,最大限度开发球员的个人能力,让他成为打破一切体系的超级武器。
而王宇航想要的,是两者的结合。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王宇航开口,为这场讨论定下了基调。
“尼古拉斯的定位不会改变。他首先是我们球队的万能粘合剂、防守体系的关键锁扣,也是我们进攻体系的润滑剂。他的球商和团队感是我们绝对不能破坏的宝贵财富。”
“但是,”他看向丹特利表示肯定,“阿德里安说的没错,我们必须提升他的‘硬解’能力。我不要求他成为场均25分的得分手,但我要求当球队需要他站出来时,他必须能稳定得到那关键的10分或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