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夜宴议边情

当夜幕逐渐笼罩大地,洛阳宫的灯火如同繁星一般,缓缓地、依次地亮起,将含元殿那朱红色的梁柱映照得宛如沐浴在一片温暖的光芒之中。

内侍们手提鎏金宫灯,轻盈地穿梭于宫殿之间,他们的身影在雕花窗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此时,殿外传来悠扬的编钟乐声,那乐声随着春风飘入殿内,与群臣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美妙而和谐的氛围。

李治身着绛色常服,端坐在主位上,他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

案上的白玉盘里,盛放着刚刚采摘下来的枇杷,那金黄的果皮在灯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一颗颗珍贵的宝石。

“陛下东幸未及旬日,便已厘清洛口仓积弊,漕工百姓无不称颂。”

东台侍郎上官仪举杯起身,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殿内回荡。他朝着御座深深地作了一揖,然后说道:

“臣请为陛下寿,愿我大唐国泰民安!”

随着上官仪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纷纷起身附和。

一时间,青铜酒盏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清脆悦耳,如同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屋顶,直达云霄。

李治面带微笑地抬起手,向众人示意让他们坐下。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的群臣,然后停留在了众人身上,开口说道:

“朕此次东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督查漕运之事,确保国家的物资运输顺畅;二是要关注边境的情况,以保国家安全。就在刚才,朕收到了阿史那弥射的紧急报告,说吐蕃的使者已经潜入了哥逻禄部,恐怕他们有招诱哥逻禄部的举动。”

李治的话音刚落,原本殿内欢快的气氛瞬间收敛了一些。

户部尚书卢承庆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向李治拱手道:

“圣人,哥逻禄部新近设立了阴山、大漠二府,其根基尚未稳固,吐蕃此时前来,必定是想趁虚而入。”

这时,武媚娘轻轻地拿起银壶,为李治斟满了酒杯。

她的动作优雅而轻柔,仿佛整个大殿都因她的存在而增添了几分柔美。

斟完酒后,武媚娘柔声插话道:

“依媚娘之见,吐蕃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想要拉拢哥逻禄部,无非是看中了河西地区的水草肥美。而曼都支虽然立场有些摇摆不定,但只要朝廷能够对他恩威并施,未必会轻易地倒向吐蕃一方。”

她玉指轻抬,如葱般的指尖微微弯曲,然后轻轻地叩击在案面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声音虽不大,却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