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秦:张良14

“我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有做成。” 苏宁雪怼起自己来也毫不留情,昨日(十年前),若不是发生意外,那她就会付之行动。

以池塘为中心的三尺之地,雪花飘呀飘,如同响着音乐的水晶球,精致可爱又梦幻绝伦。

“可结果就是没有。”

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做,过程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比起回忆那日的是非对错,他更想与扶光常相伴。

他经受不住下一个无望又孤寂的十年。

“夫君。”苏宁雪垂下眼帘,遮住眼底的复杂,缓缓地卸下身体的力气,依偎到他怀里,“这十年发生过什么?那些东西……”

她知道张良的恨,所以这十年,他做过什么?

“我没有用来对付他,也没有继续刺杀。”

闻言,苏宁雪惊呼出声,“什么?”

为她放弃国破家亡的仇恨?其实,她似乎并没有多么高兴。

于她而言,爱情很重要,她愿意为爱情付出,为爱情妥协,但国与家,不可忘!

就像感觉'所爱隔山海,山河皆可平'的她,看小说都不吃'杀父杀母之仇,最后大团圆'那一套。

来自的后世的她,从来不认为秦灭六国有什么错。

可,身为六国之人,也有理由去恨秦,双方都没有什么错,只是立场不同。

张良犹豫一番,还是选择说出实情,“他死于你消失后的第八年,死后身躯被辱,我并不认为他的下场有多么好。”

常言人死皆空,尸体是入土为安,还是火化成灰随风飘扬,对现代人来说无所谓,但对古人却截然不同。

嬴政的落幕配不上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张良没有继续刺杀,并非忘却国仇家恨,而是没必要,以及做不到。

苏宁雪留下的信息,叙述的很清楚,“八年后”病逝,死后被爱臣、亲子背叛。

这个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而且他不得不承认,他刺杀成功的几率渺茫,哪怕知道未来的部分发展进程,他也不能保证刺杀成功。

所以继续走那条黯淡无光刺杀之路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