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打灰二十年 作品

第631章 汤师爷的属性和在港岛的发展(第3页)

“好啊,你的实力我可是非常相信的,期待你一鸣惊人!”

想要混得开,漂亮话必须说得好。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只需要支持就够了。

再说了,还没投你怎么知道不行?

就算不行,那也有报社和杂志的编辑教她做人,你着什么急?

自从八月十一日,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以来,影响力与日俱增。

上个月更是开设了专栏评《伤痕》……

别人激动也就算了,毕竟确实在那个时代吃了不少苦。

这关你李太太什么事?

你也吃苦了?

不喜欢吃的东西你最多吃了点咸的……

好在李青河也只是心里想想,并不打算阻止她。

反正现在家里属于有钱有时间,找点事情做做也是好事。

想到就要做,宋雅开始在上课之余,构思起了自己的第一部‘鸿篇巨制’。

李青河也就是对于截胡他人的成就没多少想法。

否则,目前还没出来的那些文学巨作一部都跑不掉!

还是那句话,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

他要是穿越过来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那对不起,李·文学大师·青河,认识一下?

可惜,他已经过了那个需要找一个合法的途径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人短暂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除非是天纵奇才,否则大多数是把自身的痛苦用文学的形式展现给别人看!

宋雅有痛苦可以展现的么?

……

所以,一直憋到年底,好不容易投出去一份稿件……

说实话,还不错,至少被人认可并且发表了,也得到了七八块钱的稿费。

毕竟宋雅是华国第一代的大学生,学的还是戏曲文学系!

文字功底还是有的,就是缺少了生活磨砺。

所以……反响平平。

只能说可以用来填补报纸角落的空缺,想要像《伤痕》那样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和争吵,那是想都别想。

这东西就跟高温补贴一样。

你享受了高温,可就不能再享受补贴了!

同样的,宋雅既然享受了平静而富足的生活,再有对苦难的感悟就过分了!

李青河虽然一直鼓励她继续投稿,不要放弃。

但是宋雅能明显捕捉到他潜藏的那一份幸灾乐祸。

好在她还有三个孩子支持她。

这三个,人均开挂……

他们决定了,既然自己没有故事,可以收集别人的故事!

正好,他们的同学,好多都是三十大几,经历了一整个下乡流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