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焚绸黑盒
熊熊燃烧的火舌,犹如恶魔的舌头一般,张牙舞爪地舞动着,似乎在向人们炫耀着它的威力。
它无情地吞噬着一切,无论是珍贵的物品还是平凡的杂物,都无法逃脱它的魔掌。
而那匹双面绣,原本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工匠的心血和技艺。
然而,在这凶猛的火势面前,它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助。
火舌毫不留情地舔舐着它,将它的美丽一点点地吞噬,直至完全消失。
双面绣在火焰的肆虐下,渐渐失去了原本的色彩,那鲜艳的丝线被烧成了黑色,原本栩栩如生的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
它就像一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人,痛苦地扭曲着身体,最终在火海中化为了一堆灰烬。
随着火势的不断蔓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烟味,这股味道让人感到窒息和难受。
它仿佛是这场火灾的见证者,诉说着那匹双面绣的悲惨命运。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焦烟并没有像普通烟雾那样随风飘散,而是在空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凝固成了一个奇特的量子图腾。
温蘅站在不远处,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跃动的焰色,从最初的朱红色,逐渐褪变为区块链特有的幽蓝色。
就在这时,温蘅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三百年来绣楼七次离奇失火的谜底,或许即将在这一刻揭晓。
他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那被焚毁的丝线。
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些看似普通的丝线,竟然根本不是丝绸,而是一种由纳米蚕腺体分泌的时空协议封装层!
这个发现让温蘅震惊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奥的科技秘密。
“这才是真正的火耗归公……”她咳嗽着后退,火盆里腾起的灰烬粒子突然组成分布式账本拓扑图。
当火钳夹住未燃尽的盘金绣残片时,焦黑的金丝突然量子隧穿,在她指腹烙下崇祯六年盐引合同的纹样。
温蘅突然听见海潮声,恍惚间竟有燃烧的盐粒从天花板坠落——那是三百年前扬州盐商沉在长江底的官盐仓虚拟坐标。
保险箱炸裂的瞬间,底层缂丝婚书上的麒麟突然眼冒紫焰。
金线在火中悬浮成四维密码锁,每一粒崩落的金粉都是大明宝钞提举司的账本哈希值。
温蘅扯下嫁衣前襟的合欢纹掷入火堆,那些需要三十种针法交替的阴阳绣纹,突然分裂成九百万个纠缠态量子比特。
跳动的火苗里浮现更悚然的真相:绣楼十八根梁柱内嵌的鎏金铜皮,竟蚀刻着美联储利率走廊的纳米波导管!
当第七簇火苗化作克莱因瓶形态时,温蘅看见红颜端坐在量子火核中央。
这位崇祯年间的江南绣娘双手翻飞,绣的不是鸳鸯而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央行的swift代码矩阵。
那些被称为“走水”的火灾现场,实则是超时空算力矿机在调取不同位面的验证数据——每次焚绸作业都在向历史黑箱注入零知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