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258章 西晋孝子徐泰(第2页)

为了给父亲煎药,徐泰常常天不亮就起床,生火熬药。他守在药炉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候,生怕有一丝差错。药煎好后,他又会小心翼翼地端到父亲床前,亲自喂父亲喝下。每一口药,都倾注着他对父亲的关爱与期待。在父亲养病期间,徐泰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时刻关注着父亲的病情变化。他为父亲擦拭身体,换洗被褥,耐心地听父亲倾诉身体的不适和心中的忧虑。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一家人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家庭。不久之后,徐泰的母亲也不幸染病,身体日益虚弱。面对双重的打击,徐泰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照顾好父母的决心。他一边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一边又要关心母亲的病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始终以微笑面对父母,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为了让母亲尽快康复,徐泰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不仅精心准备母亲爱吃的食物,还会在闲暇时为母亲诵读经典,以舒缓母亲的心情。在那个医疗资源有限的时代,徐泰深知精神上的慰藉对于病人的重要性。他用自己的陪伴和关爱,让母亲在病痛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在母亲病重的日子里,徐泰更是衣不解带地守在母亲身旁。他日夜祈祷,希望上天能够眷顾自己的母亲,让她早日康复。有一次,母亲在深夜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徐泰心急如焚,他不顾深夜的寒冷和路途的遥远,飞奔到几里外的村子里去请医生。一路上,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母亲!当他带着医生赶回家里时,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协助医生为母亲诊治。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治,母亲终于脱离了危险,徐泰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除了在生活上照顾父母,徐泰还十分注重对父母的精神关怀。他深知,父母在晚年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子女的陪伴和理解。因此,无论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父母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他会耐心地解答父母的疑问,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