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282章 东晋新安太守徐含

东晋时期,政权偏安江南,内忧外患交织。朝廷内部,门阀士族势力盘根错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家族掌控朝政,各方围绕权力、资源展开激烈博弈;外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时常有南下侵扰的威胁。在此动荡局势下,徐含出身于地方士族之家,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饱读诗书,研习经史,培养出卓越的治理才能与敏锐的政治眼光。

徐含凭借家族在地方的声望与自身出众的学识,通过察举、征辟等途径踏入仕途。初入官场,他从基层官职做起,在多个职位上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因其处事干练、政绩突出,逐渐获得上级赏识与朝廷关注。恰逢新安郡因前任太守卸任后出现治理困境,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官员稳定局面,徐含以其优秀的综合素质,被委以新安太守之重任,肩负起治理一方、造福百姓的使命。

徐含初到新安郡,便发现当地官场存在严重的腐败与低效问题。官员之间拉帮结派、推诿责任,政令执行不畅,百姓怨声载道。为扭转这一局面,徐含将整顿吏治作为首要任务。

他首先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官员的职责与工作标准,从政务处理效率、廉洁自律情况、百姓评价等多个维度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官员,给予晋升、嘉奖等奖励;对不称职、贪污腐败的官员,坚决予以撤职查办,甚至依法严惩。同时,徐含大力选拔清正廉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官场,打破了以往门阀士族对官职的垄断。他广开言路,鼓励百姓举报官员的不法行为,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确保监督工作的常态化与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新安郡官场风气焕然一新,行政效率大幅提升,政府公信力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