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安甫 作品

第348章 西晋天文学家徐苗(第2页)

他倾注数十年心血编纂的《星图》,虽因永嘉之乱散佚,但其残篇因《隋书》的引用而流传。残篇内容显示,徐苗系统整理二十八宿距度数据,并标注大量暗星位置,尤其注重近赤道恒星的记录。他突破官方星占学的束缚,强调实测数据积累,主张“星位迁变,非由神意,乃天道自然”,这种科学态度在当时尤为难得。2000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t0212:18号星图残片(约30x25厘米),以墨线绘于麻纸,残存紫微垣星官及二十余颗恒星,左下角清晰保留“徐苗考定”的隶书署款。该残片不仅是现存最早具名星图实物,更与其《星图》记载形成互证,揭示他可能通过丝绸之路获得西域天文资料,并采用“分天为区,以区系星”的先进制图法。

徐苗的一生都与学术紧密相连,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命运,更与西晋国运息息相关。

然而,徐苗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他晚年时,西晋国运陷入动荡,八王之乱爆发,战火蔓延至洛阳。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瞬间被焚毁,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在这场灾难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