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最后一个(第3页)
“老婆子,现在要讲‘破四旧’,别说这些老话了。”
正说着,院门“吱呀”一响,王建军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进了院子。
三个小丫头立刻扔下面团往外跑,小棉鞋在青砖地上踩出一串“哒哒”声。
“爸爸(二叔(伯))!”
王建军挨个摸摸小脑袋,把包递给迎出来的王母:
“娘,您看这个。”
说着从包里掏出块五花肉,足有三斤重,肥瘦相间的纹理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堂屋里正包饺子的王奶奶手一抖,馅差点就掉地上:
“哎哟我的乖乖,这得多少肉票啊?”
“奶,这是厂里特别奖励的。”
王建军压低声音:
“我们保卫处去年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好,革委会特批的。”
说着又从包里掏出个纸包:“还有二两芝麻酱,给孩子们拌面条。”
西厢房突然传来一阵咳嗽声。
王父看了这一大块肉,有些迟疑道:
“建军,这...会不会太招摇了?”
他指了指院外:“你王……街道王主任家昨天还在忆苦思甜吃野菜团子……”
“爹你放心。”
王建军把肉交给王母:“我们车间二十多号人都有份,不显眼。”
为了吃肉,王建军可是又贡献了空间里的十几头猪。
现在不比以往,肉都不敢拿多了。
王建军转头对扒着门框的三个小丫头眨眨眼:
“今晚吃白菜猪肉馅饺子好不好?”
“好~”
小家伙们欢呼雀跃,被闻声出来的聂文君赶紧捂住嘴:
“小点声,外头有红小兵巡逻呢。”
这时院门又被推开,王爱国拎着网兜进来,身后跟着王爱佳和何武一家。
何武怀里抱着何斌,王爱佳脸色红润有光泽,一点也不像刚出月子的人。
何母提着个盖蓝布的小竹篮。
“二哥,我们来得巧啊!”
王爱国扬了扬网兜里的冻梨:厂里发的福利,正好加个菜。”
王老爷子赶紧招呼:“快进屋,别在院里站着。”
转头对王母说:“把北屋大圆桌支起来,今晚咱们开两桌。
大人一桌学习主席语录,孩子们一桌吃饭。”
堂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已经快有王爱佳高的王胜利带着王皓文贴年画,王皓东领着三个小丫头擦筷子摆板凳。
何母把竹篮里的鸡蛋悄悄塞给王母:“亲家母,这是我们一点心意。”
厨房里,李淑兰和秦玉莲和两个儿媳忙着剁馅。
聂文君把肉切成细丁又剁成茸——这样显得量多。
秦玉莲往白菜馅里掺了一大把粉条碎,李淑兰则负责把猪油渣碾得细细的。
“大嫂,用新布把厨房窗户遮一下。”李淑兰小声嘱咐:
“这肉香味太窜了。”
正忙活着,街道办新来的高副主任突然敲门进来查卫生。
闻到香味后,王建军立刻递上厂里开的奖励证明:
“高主任,我们这是响应‘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
高主任瞄了眼盖着红章的纸,又看看屋里正大声朗读《为人民服务》的孩子们,满意地点点头:
“王处长家果然思想觉悟高。
对了,除夕夜居委会组织守岁,记得来参加。”
送走街道干部,大人们都松了口气。
王老爷子敲敲烟袋锅:“都警醒着点,现在是非常时期。”
说着从里屋提出个铁皮暖壶:
“这是我从老马那弄的六安瓜片,今晚可以破例多喝点。”
王建军看了不由啧了一声。
他爹这是……有好东西不会享受啊,家里这些酒不比这玩意儿好喝多了?
暮色渐沉时,两桌饭菜终于摆好。
大人们那桌除了饺子,只有白菜炖豆腐、醋溜土豆丝和一小碟腊肉。
孩子们那桌则多了何母带来的煮鸡蛋和冻梨——鸡蛋每个孩子分到半个,切成花瓣状摆了一圈。
“祝主席万寿无疆!”
王老爷子带头举杯,全家老小跟着喊口号。
三个小丫头学得最认真,靖雯差点把搪瓷缸里的饮料洒出来。
咬开第一口饺子时,肥瘦相间的肉汁在嘴里迸开。
在这1967年的寒冬里,能吃上顿肉馅饺子,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屋外北风呼啸,隐约传来远处广播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
而王家的玻璃窗上,凝结的冰花渐渐化成了温暖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