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卫兵 作品

第41章 回,假慈悲

入冬后的夜,来得早,也来得狠。才过晚饭钟点,天色便沉甸甸地压下来,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脏抹布,严严实实地捂住了卧牛山中学。寒气无孔不入,顺着砖缝、窗隙,丝丝缕缕地钻进来,在空旷的走廊里游荡,吸走最后一点白日残存的暖意。混合宿舍楼里,那股永远散不去的霉味混杂着劣质煤球燃烧后的硫磺气,被寒冷冻结在空气中,吸一口,凉意直透肺腑,带着腐朽的沉重感。 一盏孤零零的、功率不足的白炽灯悬在走廊尽头,光线昏黄得可怜,勉强照亮几步之内布满污渍和脚印的水磨石地面。光晕之外,是无边无际的、浓稠的黑暗和深入骨髓的冷寂。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带着空洞的回音,更添几分萧索。学生们大多缩在各自阴冷潮湿的宿舍里,用单薄的被子裹紧身体,试图抵御这无孔不入的严寒,沉默得如同冬眠的虫豸。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压抑的咳嗽,或牙齿磕碰的轻响,证明着生命尚在苟延残喘。

走廊深处,一间废弃的旧器材室门口,泄出一点微弱却稳定的光亮。门虚掩着,昏黄的光线流淌出来,在冰冷的地面上投下一小片温暖的、不规则的光斑,像黑暗海洋中一座倔强的孤岛。那光,是从里面唯一亮着的日光灯管发出的,灯管两端发黑,镇流器发出持续不断的、低沉的嗡嗡声,如同疲惫不堪的老人发出的叹息。

赵建国佝偻着背,站在一块用破布勉强擦过、却依然残留着大片污痕和粉尘的黑板前。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袖口和肘部磨出毛边的藏蓝色旧棉袄,棉絮从几个细小的破口处探出头来。鼻梁上那副缠着胶布的旧眼镜滑到了鼻尖,镜片后的眼睛里布满了疲惫的血丝,却依然努力凝聚着一点微弱的光。他手里捏着半截粉笔,指尖冻得通红,在黑板上缓慢而用力地写下一道复杂的几何证明题。粉笔划过粗糙的黑板表面,发出“吱嘎——吱嘎——”的干涩噪音,像钝刀刮过骨头,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这道题…是去年市统考的压轴题…”赵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显然也被寒气侵袭了,“涉及…辅助线的添加…还有…空间想象…大家…都看看…”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台下。几张破旧的课桌拼凑在一起,围坐着七八个身影。大多是农村学生,穿着同样单薄破旧的冬衣,脸颊和耳朵冻得通红,鼻尖挂着清涕。他们紧紧裹着能裹的一切——破旧的围巾、露出棉絮的袄子,甚至有人把双手深深缩进袖筒里,只留下冻得发青的指节露在外面。

灯光在他们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眼神大多茫然、畏缩,或者被冻得有些呆滞,像蒙上了一层冰壳。他们盯着黑板上的图形和符号,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畏难,如同面对一座无法逾越的冰山。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只有日光灯嗡嗡的噪音和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在单调地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