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分科阴谋
**一、 无声判决:尖子班壁垒下的窒息**
高三教室的空气凝滞得如同陈年的、粘稠的胶水,沉重地压迫着每一寸空间,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粉尘的颗粒感。惨白的日光灯管持续发出微弱的“嗡嗡”声,是这片死寂里唯一的、令人烦躁的背景噪音,搅动着弥漫的紧张、汗味和无形的尘埃。王海峰站在讲台上,脊背挺得笔直,手中捏着一沓崭新的、散发着刺鼻油墨味的表格,指腹感受着纸张特有的光滑与冰凉。那薄薄的纸页,在他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更像是一份无声的、提前宣判的命运判决书。他今天特意穿了件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深灰色夹克,头发用发蜡梳得一丝不苟,油光可鉴,镜片后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冰冷的算计和不容置疑的掌控感。
“同学们,” 他的声音透过讲台麦克风被放大,在密闭的教室里回荡,刻意拔高的语调里充满了造作的权威感,“高三是人生的关键路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分科,更是决定你们未来人生走向的最关键一步!学校,本着对每一位同学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经过校领导班子的反复研究、精心论证,” 他刻意停顿,目光精准地扫过前排周强、林雪薇等几个衣着光鲜、成绩拔尖的城市学生,嘴角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满意弧度,“决定集中全校最优资源,倾力打造——‘理科尖子班’!”
“尖子班!” 这三个字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在教室里激起一片压抑的骚动和低低的、不安的议论浪潮。学生们纷纷抬起头,眼神复杂得像打翻的调色盘——有瞬间点燃的渴望,有深不见底的焦虑,更多的是被巨大不确定性笼罩的茫然。空气仿佛被这声浪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即又被更沉重的压力填满。
“尖子班!” 王海峰的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一种极具蛊惑性的煽情,“将配备全校最顶尖、最豪华的师资阵容!刘老师(物理特级)、陈老师(化学金牌教练)、孙老师(数学奥赛名师)…这些经验丰富、战绩赫赫、亲手送无数学生踏入顶尖学府的金牌教师,将组成无坚不摧的最强教学天团!他们将倾注全部心血,倾囊相授,带领尖子班的同学,直指清北复交,迈向辉煌人生的巅峰!”
他再次刻意停顿,让那诱人的前景在寂静中发酵。随即,他镜片后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像冰冷的探针,精准地刺向教室中后排那些沉默的、大多穿着洗得发白校服、身影单薄的身影——张二蛋、李小花,最后,那目光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钉在夏侯北那张线条硬朗、写满桀骜的脸上。语气也瞬间从鼓动转为不容置喙的冰冷告诫:
“当然!尖子班名额极其有限,竞争堪称惨烈!学校将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最严格的选拔!不仅看卷面成绩,”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手指在光滑的讲台边缘用力敲了敲,发出笃笃的脆响,如同敲打在某些人的心上,“更要看‘综合素质’!看‘发展潜力’!看是否具备冲击顶尖名校的底蕴和气象!” 他如同宣判般吐出这些模糊而森严的标准,“理科学习,难度如登天,强度如炼狱,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推演能力的要求更是严苛到极致!没有极其扎实的基础、钢铁般的毅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近乎完美的学习习惯,”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张二蛋低垂的头和李小花紧抿的嘴唇,带着赤裸裸的否定,“是绝对!无法!适应尖子班节奏的!”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冰冷的警钟:
“我奉劝某些同学!要认清自己!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盲目跟风!选择文科,” 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施舍般的“善意”,“同样大有可为!社会也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嘛。而且,也更符合某些同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话语里的暗示如同无数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射向目标,扎进凝滞的空气里,留下无形的伤口。
“现在,分科意向表发下去!” 王海峰将手中那沓象征分水岭的表格递给前排的周强,动作带着一种托付般的信任,“大家认真考虑,慎重选择!这是决定你们一生命运的时刻!填好后,明天一早,必须交给我!逾期不候!” 表格雪白刺眼,上面清晰地印着“理科尖子班”几个醒目的加粗黑体字,如同闪着寒光的金字招牌。旁边一行不起眼却重若千钧的小字注释:“需经综合评估(学业潜力、综合素质及发展潜力)”。
纸张翻动的声音在教室里沙沙作响,如同无数只饥渴的蚕在啃噬着沉默的桑叶,也啃噬着年轻的心。
**二、 十字路口的沉默与颤抖**
下课铃声如同救赎的号角,骤然撕裂了令人窒息的沉默,瞬间点燃了压抑许久的教室。积蓄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学生们三三两两迅速聚集成小团体,议论声如同煮沸的开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焦虑和渴望的气泡。
“尖子班啊!特级教师天团!这资源逆天了!傻子才不选理!”
“名额才三十个!狼多肉少!听说光火箭班内部就分掉一大半了!”
“看老王那眼神,还不是看爹?周强闭着眼睛都能进!”
“唉,道理我都懂,可老王说的那难度…我上次做竞赛题做到凌晨三点,头发掉了一把…我妈说,女孩子学文安稳…”
“二蛋!二蛋!” 一个平时关系尚可的男生挤到张二蛋桌旁,声音带着急切,“你物理那么牛逼,竞赛都拿过奖,肯定死磕理科吧?尖子班名额有你一个!”
张二蛋低着头,仿佛要将自己埋进课桌里。他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地摩挲着那张雪白冰凉的意向表。表格上,“理科尖子班”那几个加粗的黑字,像黑暗中伸出的诱惑之手,散发着致命的光芒。物理世界的简洁、严谨、那洞悉万物规律的力量感,那些精妙的公式和定律构建的秩序殿堂,曾是他贫瘠灰暗的生命里唯一的灯塔和避难所。他想起无数个深夜,在宿舍走廊昏暗灯光下演算时心脏的狂跳,想起解开一道困扰数日的难题时那种直冲天灵盖的、近乎眩晕的狂喜,想起邻居那位辍学打工却偷偷塞给他《自然辩证法》时眼中燃烧的、不甘的火苗…他想选理!他必须选理!那是他挣脱泥潭、触摸天空的唯一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