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平 作品

第523章 如果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杨唤宜忽然想起某一次她与骆尧的谈话。骆尧与杨唤宜年龄更接近,关系自然而然地,比骆尧跟商叶初的关系更亲近些。再加上杨唤宜在剧本上的悟性不如商叶初,经常需要骆尧单独指导。两人单独谈话的机会,倒是不少。

那是杨唤宜与商叶初确定关系前的某一天。那时,叶、杨二人的氛围已经浓稠古怪许久,但剧组这群睁眼瞎子因为先入为主的偏见,竟没一个人发现不对。只有骆尧,凭借着女性的直觉和过来人的经验,看出了什么。

某一天,骆尧与杨唤宜谈完剧本,闲聊起来。不知怎么,聊到了商叶初。

“林姐,”骆尧转着手中的笔,慢慢道,“叶初是个很不一样的人噢。”

“什么?”杨唤宜没有听懂这句话。

骆尧道:“我们国家的古语中,有两个词,一是‘忘恩负义’,一是‘见色忘友’。”

“你怎么会觉得叶初忘恩负义,见色忘友?”杨唤宜十分惊讶。

“no,no,no。”骆尧轻轻摇了摇头,“我说这两个词,正是因为它们和叶初完全相反啊。”

杨唤宜笑起来:“那不是好事吗?”

“对我来说是好事,对……她未来的爱人来说,未必哦。”骆尧意味深长道。

杨唤宜眼神闪躲了一下:“怎么突然扯到这上头了。叶初的爱人,和我们两个有什么关系。”

骆尧叹了口气:“虽然人们唾弃忘恩负义,鄙视见色忘友。但事实上,这两个词,实在是人之常情。恩情这东西太大太沉重了啦,谁愿意背着它一辈子呢?所以只好忘个干净,甚至有升米恩斗米仇的,那也不在话下。至于见色忘友,就更好理解。对于自己所爱的人,偏爱理所当然。古往今来多的是为爱殉情的,有几个为朋友陪葬的?”

“你可真把我说糊涂了。”杨唤宜笑道,“咱们不是在讨论林枫语对待赵乐乐的态度吗?”

骆尧没有答话,自顾自道:“可叶初不一样。她的心防太重,因此有恩必报,因为不想欠人……亏欠外人。”

杨唤宜睁了睁眼睛。

“这对帮助过她的人来说,当然是好事啦。”骆尧又转了一圈笔,“可也因为她的心防太重,所以,爱上别人会很艰难。准确地说,如果她爱上一个人,只能说明她将这个人当成了自己人。”

杨唤宜若有所思,嘴上却道:“当成自己人不好么?”

骆尧轻声一笑:“林姐,叶初对自己可不怎么好哦。”

二人半晌无话。良久,这位天纵之才的导演道:“林姐,我今年三十多了。人说三十而立,我也确实呢,见得多一些——

“我只能说,对叶初这样的人,有情不如有用,施爱不如施恩。当她的恩人朋友,一团和气;当她的爱人,会很辛苦哦。”

---------

有情不如有用,施爱不如施恩。

可是,她怎么能不爱上商叶初呢?

商叶初年轻,勇敢,活力四射,是杨唤宜梦寐以求的样子;商叶初执着,坚定,前途无量,是杨唤宜幻想中的自己。

当幻想中的你狂热地依恋着现实中的你时,有几个人,能抗拒这种诱惑呢?

她分明知道这是个自私自利的小魔头,贪婪无度地向她索取爱意和温暖,撒泼打滚地要求她的包容和照顾,得寸进尺地争取她的关注和精力。

可是,在遇上商叶初之前,杨唤宜连被索取的机会都没有啊!

在观众和资本眼中,杨唤宜是劣迹艺人,早已被市场遗忘;在曹适眼中,杨唤宜是落难的天鹅,被他妙手一捞,娶回家当了金丝雀;在骆尧眼中,杨唤宜是资质不错的过气金主,等着靠《安娜多丽雅》东山再起;在剧组成员的窃窃私语中,杨唤宜是一把年纪还不消停,非要演什么同志片的老女人……

只有在叶初眼中,杨唤宜是劲敌,是威胁,是与她比肩的搭档。叶初从未怀疑过杨唤宜能否振作起来,因为她一直在用对自己的标准,要求着杨唤宜。

如果杨唤宜做不到,商叶初会勃然大怒,而不会摆出一副“杨唤宜老了,过气了,这种表现已经很不错了”的神色;

如果杨唤宜做得到,商叶初会奋起直追,而不会做出一副“反正杨唤宜糊穿地心,我何必担心她威胁到我”的态度。

叶初永远不会知道,当她拿乔作态地扮演恶人激励杨唤宜时,杨唤宜有多么感动;当她绞尽脑汁地试图在对戏中压过杨唤宜时,杨唤宜几乎要热泪盈眶;当她死皮赖脸地缠上来时,杨唤宜从心灵到肉体,都会泛起幸福的战栗。

杨唤宜在商叶初眼中,看到了曾经那个魅力四射,风光无两的自己。

骆尧说,商叶初这样的人,是不会尊重自己的爱人的。

不是的,不是的。杨唤宜想。商叶初早就给了她最大的尊重,那是自从她被雪藏之后,任何人都没有给过她的——

对一个演员的敬重。

商叶初分析说,林枫语也许根本不爱赵乐乐,一切只是出于利用的冷酷目的。可对于杨唤宜来说,这是多么难以做到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