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蛋不是瓜 作品

第486章 告曹操黑状

这才是荀攸想要的良性发展模式。

糜竺继续跟荀攸提起了平准谏议郎的事,如此奇思妙想让荀攸长了见识的同时,感慨道:

“我看你这平准令,马上就要从大司农府独立出去了。”

天子早就给糜竺提了官秩,来到了两千石,与他平起平坐。

明面上平准令依旧是大司农府臣,做着管控物价的事,实际糜竺管的是天下商人。

很多太守,甚至连州牧都有求糜竺的时候。

谁不想糜竺拉一堆商人过去建坊?

如今更是新增三百税官、两百谏议郎,全塞大司农府来,都没处落脚。

外面还有很多人称呼糜竺为府君,如此看来,分家成了众望所归的事。

荀攸收回心神,起身道:“子仲随我去拜访一位友人如何?”

“好。”糜竺没思考就答应过来,要走时才问道:“不知要前去拜访谁?”

“陈群陈长文,他正在操办新官秩的事,你门下新增五百名干吏,需要提前打声招呼。”

“有劳公达兄带路。”

……

另一边,曹操和诸葛亮两人,来到河南尹府,正在研究那些交上来的卷子。

越看曹操越是心惊,他发现几位时常被举,且耳熟能详的士族子弟,作答的一般般,连简单的经学、九章算数问题都有不少毛病。

反观籍籍无名之辈中,有几人写的非常好。

这个结果,让曹操颇为意外,张昭突发奇想的一考,掀开了察举制的遮羞布。

“唯才是举,势在必行。”曹操没来由的说出这么一句,引得旁边的诸葛亮放下考卷,恭维道:

“曹公除了兵锋威胜,治市方面竟也有独到见解?亮钦佩之至。”

“嗤。”曹操嗤笑,斜睨他一眼,重新拿起,得意洋洋道:“你懂什么。”

诸葛亮微微一笑,突然叹口气吸引曹操的注意。

诸葛亮头疼道:“亮自诩饱读诗书,可看了半天,也不知该如何制定一套为朝廷输送贤才的政令。”

曹操更加鄙夷,他至今没搞懂天子为何要给他找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当帮手。

“这还不简单,此地的考校便是最好的法子,若天下各郡一一考校后再举荐到朝廷,岂不人人都有才能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