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于夫罗入京
另外,反正杨修兼了个尚书台尚书的职,东西还是在那地方,只是使用的人换了而已。
杨修抬起脑袋,眼里满是震惊。
一下子就往他身上落下个重任,他还没答应,旁边的荀彧就拱起手,“陛下圣明。”
每日政事压的他喘不过气,尚书台不仅要履行新职能,还有旧职能等着他,早就打算向天子提议分担一些出去了。
杨修这下没办法幸免,未来的科举跟他息息相关,毕竟有一大票新官吏需要他管理。
他终于主动提起了意见,“陛下,科举既然分各级,那么时间上,是不是也可以岔开……臣是指,可分为殿试三年一次,州试一年一次,府试每年两场。”
“洛阳目前有各州郡学子停留,昭宁三年可开启大汉第一场殿试、府试、州试。”
“昭宁三年府试通过者,参加昭宁四年的州试,州试通过者,参加昭宁六年的殿试。”
一场会比一场人多,直到全国参与进恩科考试中。
“不错。”刘辩连连点头,望向另一边,“荀令君记一下,要做些更改。”
“遵旨。”
荀彧刚答应,杨修又继续提议:“察举制及光禄勋旧职,皆为孝武皇帝开创推行,陛下改其两项,是否需要择吉日,祭奠一下宗族先祖?”
这倒是提醒了刘辩。
汉武帝还是很有名气的,他才亲政几年,为了避免口舌,做做样子有必要。
刘辩主打听劝,点头道:“开春后朕会找时间办。”
他的随和,让这场议政的气氛变得轻快,大家畅所欲言,开始仔细商讨,对初版的科举制进行调整。
又有几个方面的调整。
对于科举的三甲,刘辩定下官方称呼。
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去处也做更改,状元将去往太学担任博士,作为高级大臣的预备役。
太学同样是武帝时期由武帝创办,最多达到过三万余人。
榜眼将去往各郡担任督邮,监察郡以下官吏。
鸿都门复试这个环节,做了更改。
改为前往太学复试。
刘辩要将太学改为主管教育和智囊集聚的地方,每日除了研究教育,就是推演国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