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第2页)

  李承乾转过身,面朝朝阳,苍老的面庞被映得通红。

  “但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就像这刚刚升起的朝阳。”

  他的眼中泛起一丝光亮,“只要他们能明白我们的意思,只要他们长大后,坚守本心,哪怕只有一个人记得我的话,那老师也不算浪费时间。”

  他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老年斑的手,自嘲地笑了,“我的时间,不值钱咯。”

  说罢,他转身往山下走去,龙纹皂靴踩在碎石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去翠微宫。”

  翠微宫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吱呀声惊起檐下两只白鸽。

  这座始建于武德八年的宫殿,原名太和宫,后经阎立德重新修缮,改名翠微宫,曾是皇家最负盛名的避暑行宫。

  李承乾踏过刻着缠枝莲纹的汉白玉阶,指尖抚过廊柱上斑驳的鎏金蟠龙,鎏金剥落处露出暗红的底漆。

  “翠微宫笼山为苑,借林泉之势。”

  李承乾边走边说,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正门云霞门,取云蒸霞蔚之意。”

  “朝殿翠微殿,暗含青山隐隐之韵。”

  “寝殿含风殿,四季有穿堂风而过。”

  他停在一座八角亭前,亭中石桌上还留着半枚棋子,“当年,父皇常在这里与房相弈棋,一局棋罢,天下事便有了定论。”

  穿过九曲回廊,来到太子别宫。

  西门金华门紧闭,铜环上结着蛛网。

  李承乾伸手想要触碰,却在半空停住。

  “这里曾是我的居所,喜安殿...”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母后还在世时,每年夏天都会陪我住在这里,她说‘喜安’这名字取得好,盼我一生喜乐平安。”

  含风殿内弥漫着陈旧的霉味,窗户上的明黄窗纸早已泛黄发脆。

  李承乾走向角落的檀木柜,柜门开启时发出“吱呀”一声。

  柜子里整齐码放着一摞摞奏折,最上面的一本,封皮上“贞观十五年”的朱批还鲜艳如新。

  他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的翻开奏折。

  房玄龄的字迹刚劲有力,每一笔都透着沉稳。

  魏征的小楷工整严谨,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那位诤臣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模样。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一篇奏折上,眼中泛起泪光。

  “哈哈哈...”李承乾突然大笑起来,惊得梁间燕雀扑棱棱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