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第2页)

“你心里,有没有怪过朕?”

听到李治这话,武媚娘鼻头一酸。

“若不是陛下心胸开阔,媚娘又怎么能够一窥这天下的风光。”

李治闭上了眼睛,点了点头。

“这些年让你担了多少骂名”

殿外传来宫人扫落叶的声响,竹帚划过青石砖的声音一下下叩击着耳膜。

武媚娘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最上方那封弹劾她任用酷吏的折子,朱砂批注还带着李治的笔迹。

自“二圣临朝”以来,她替他整顿吏治,却换来“妖后乱政”的骂名。

“弘儿该学些真本事了。”

李治突然松开手,靠在太师椅上,望着头顶的蟠龙藻井,“明日起,让他旁听朝会。”

“裴炎,吴天岩都是肱骨之臣,该教他认认人了。”

这句话如同一把匕首,直直刺进武媚娘心口。

她盯着李治凹陷的眼窝,想起三年前他握着她的手说“媚娘最懂朕”。

想起去年处置上官仪谋反案,他默许她用酷吏震慑群臣。”

“如今,却要将她苦心经营的一切,交到那个嫡子手中。

“陛下,弘儿才八岁”

“朕八岁丧母,九岁封晋王。”

李治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冷硬,“有些担子,早担比晚担好。”

“还有那些” 他的目光扫过案头密报,“周兴、来俊臣之流,也该收手了。”

武媚娘浑身发冷,鎏金护甲深深掐进掌心。

这些酷吏,哪个不是他默许才敢行事?

如今要卸磨杀驴,却将脏水泼向她。

殿外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窗纸哗哗作响,烛火在她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阴影。

李治撑着扶手起身,玄色龙袍拖曳在青砖上。

他走到殿门口时,月色正好落在他身上,将轮廓镀成冰冷的金色。

忽然,他像是想起什么,回头望向跪坐在阴影中的武媚娘。

四目相对的刹那,武媚娘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捧着奶糖的少年,与眼前这个眼神疏离的帝王重叠又分离。

曾经唤她“姐姐”的稚奴,此刻眼中只剩帝王的权衡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