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332章(第2页)
“有个老农说,他活了六十年,头回见官府把粮仓钥匙交给里正保管,还说‘这粮食是百姓的,该由百姓看着’。”
酒肆外,夕阳正染红朱雀大街的坊墙,一队金吾卫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甲胄在余晖里闪着光。
街边的货摊上,卖胡饼的小贩正用新铸的铜钱给客人找零,穿绿袍的小吏捧着公文匆匆赶路,腰间的鱼袋随着脚步轻轻晃动——那是开元初年新制的“鱼符”,凭此可出入官署,再不用像从前那样揣着一堆盖满印章的文书。
穿青衫的举子望着这景象,忽然站起身:“诸位,我明日就要赴吏部铨选了,若能得官,定要像张相公(张九龄)说的那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众人纷纷举杯相贺,酒盏相撞的脆响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大明宫紫宸殿内,李隆基正对着一幅《开元九年全国税赋图》凝神细看。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州的赋税增长,江南道的绿色区块比去年扩大了近一倍,岭南道的红色标记旁写着“贡荔枝三千颗”,而关中道的黄色区域里,密密麻麻记着“新修水利五十七处”“垦荒十二万顷”。
侍立一旁的姚崇奏道:“陛下,今年全国户口较开元元年增长了十二万户,税钱增收一百八十万贯,粟米储备够支用五年。”
“昨日洛阳仓报来消息,因粮食太多,已开始往新建的含嘉仓转运了。”
李隆基指尖划过图上的“河西节度使”辖区,问道:“边军的粮草还够用吗?听说王君廓在凉州打了胜仗,要不要再调些绢帛过去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