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第2页)

朝堂很快成了李林甫的天下。

他常对朝臣说:“诸君见过仪仗队里的马吗?食三品草料,可一旦嘶鸣,就会被立刻牵走,换成别的马。”

这话成了官场的金科玉律,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连走路都要轻手轻脚,生怕触怒了这位“口蜜腹剑”的宰相。

为了巩固权势,李林甫开始提拔胡人将领。

他对李隆基说:“胡人骁勇善战,且无党羽之患,让他们镇守边疆,可保万无一失。”

李隆基正乐得将朝政交出去,整日与杨玉环寻欢作乐,对李林甫的话言听计从。

于是,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胡人将领手握重兵,边镇的兵力竟达到了中央禁军的三倍,大唐的兵权,渐渐旁落。安禄山进京时,李林甫亲自到灞桥迎接。

这个三百斤的胡人在李林甫面前,竟像个乖巧的孩子,连大气都不敢喘——他知道,这位宰相能轻易让自己身首异处。

两人相视一笑,眼底却各藏着算计。

李林甫将安禄山视为棋子,安禄山则把李林甫当作向上爬的梯子。

长安城的百姓渐渐发现,街面上的巡逻禁军换了面孔,税收越来越重,而宫里传来的消息,总是“贵妃又得新宠”“陛下为博贵妃一笑,命岭南快马送荔枝”。

有老臣想起开元年间,李隆基为了节省开支,亲自下令削减后宫用度,忍不住在茶馆里落泪,却被邻座的人捂住嘴:“慎言!没看见街口的告示吗?‘非议朝政者,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