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第3页)

有些字写错了,他用力涂掉,留下一个个墨团,像未干的血痂。

有些字写得太急,笔画牵丝连缕,像扯不断的哀思。

“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写到“首榇”二字,笔锋突然轻了下去,像叹息,又像呜咽。

颜泉明带回的,只是侄儿的一块碎骨,连完整的尸首都凑不齐。

他这个做叔父的,连为侄儿收全尸骨都做不到,还有何面目面对九泉之下的兄长?

“抚念摧伤,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最后一笔落下时,颜真卿的衣袖已被泪水湿透。

整幅祭文,没有一处刻意的章法,没有一笔精心的修饰,只有血泪交织的真情,在粗麻纸上淋漓酣畅。

墨色浓处,是痛彻心扉的悲愤;笔锋断处,是肝肠寸断的哀恸。

这哪里是一篇祭文?

这分明是一个忠臣在乱世中的泣血呐喊,是大唐盛世崩塌时,最沉痛的一声叹息。

他将文稿仔细折好,放入怀中,起身走向城头。

此时的平原郡,已与周边十七郡合兵,号称二十万,正准备收复洛阳。

寒风吹动他的须发,他望着南方,那里是叛军盘踞的洛阳,是兄长与侄儿殉难的地方。

“季明,叔父定会为你报仇。”

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这大唐的江山,不能就这么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