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乐而乐 作品

第514章 墨兰郡,大变化(第3页)

“李老,听传闻你派学生去天隆高原考察,说要修建一条水渠,把上面的水源引到星云平原,这是真的吗?”

“有这个打算,但是要等到他们拿到地质勘探的情况,才能作决定。”

我立刻摸出手机,挑出了红旗渠的纪录片,点开播放,递给了他。

“看看这个,也许对你老有帮助。”

李元纯看了我一眼,接过手机,来到了一棵大树下,静静的坐在那儿观看。

我在那儿静静的看着,李元纯看完之后,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你原来国度的人民,真的值得敬佩。”

的确是,他们用小鸭游水的方式,测出了落差。

“李老,我有激光水平仪,只要你确定路线,我就能在岩壁上,测出水渠的高低还有走向。”

“你说到那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像修高速道路那样,分段施工?”

我点了点头,不无担心的说道。

“就是不知道,这儿的岩石硬度如何,如果太硬,会影响施工进度。”

这条天渠,用了七八年的时间修好,解决了星云平原的居民用水,生产用水,为星云平原这个粮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星云平原生产出来的粮食,为塞北江南,提供了一切。

这条天渠,李老并没有采用平缓的方式,由于地势的原因,从天龙平原几千米的高度,经过不到百公里,便直接进入了星云平原,让天隆高原上的河流,近三成的水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在很多地方,还修了小型的水电站,就是最大的利用落差。

天渠,最后也成了一道景区,也成为了一道最大落差的漂流地方。

……

我辞别李老,也看到了星云平原上的气氛,至少移民下来,不会有太多的社会问题。

墨兰郡。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观察了一下,这儿军营的建设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又看到了几个工厂的建设,正在火热的进行中。

精盐的提炼,也解决了农村合作社的资源紧张。

钢厂还有水泥厂,时间也特别的紧张,我特地的查看了他们的进展表,几乎都是提前超额的完成。

特别是贺南县城的那道拦河坝,正在紧张有序的清理地基。

“先生,只要水泥钢筋倒了之后,我相信,不到三年我们就能完成。”旁边的贺南县长特别的傲娇。

“你们特别要注意质量,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定要按照工程上,一丝不苟的进行。”

“先生,我们实行的是终身责任制。”县长的表情,一下变得有些凝重。

终身责任制,这个比什么誓言都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