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铲屎 作品

第546章 矿产的想法

即便如此,将原煤炼焦再用于冶炼,大大提升了部落生产铁器的数量和质量,而意识到炼焦重要作用的族人,在明观院的研究下,也逐渐地探索和掌握了更有效率的炼焦方法。

其实早在前两年,熊洪和熊山等人,便根据烧制木炭的原理和砖窑的运用,也将这些原煤堆放到专门的窑里,进行煅烧。

这种方法能够得到稍微多一些的焦炭,大概一百斤能烧出来五六十斤左右,由于窑内的温度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波动区间里,焦炭中含有的杂质相对少,故而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焦炭,很快就成了部落主要获取焦炭的途径。

但这个办法也有个问题,就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一炉焦炭,从装满点火到最后封炉熄灭,至少需要5-10天的漫长过程,而且这种炼焦产生的灰度也比较大,对冶炼金属也有一定的影响。

况且对当时急需煤炭的冶炼坊来说,这个时间有些太过长久,有的时候,冶炼坊也会拉一些原煤回去,自己尝试着用泼水的方法进行炼焦,缓解用煤的紧张。

而土灰和牙黑,在发明了蜂窝煤之后,便被熊洪安排,去进行煤炭新的炼焦和研制工作。

总体而言,炼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高温,将原煤里面的杂质给烧掉或者挥发出去,留下含有一定“油气”的煤炭。

熊洪知道,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也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根据后世的经验,熊洪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在炼焦的时候,所产生的烟气,其实里面也含有一定可以燃烧的气体,完全可以将这些烟气给回收一下,或者安装个管道,将这些烟气给利用起来,重新回炉,提升炉内温度,节省燃料。

还有就是在炼焦的时候,跟冶炼金属一样,将这些煤破碎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再用东西压实。

另外就是在炼焦过程中,土尘根据熊洪提供的思路,让需要炼焦的煤炭不直接接触明火,而是跟坩埚熔炼铁水一样,将需要炼焦的煤炭,放到坩埚里,通过炉内的温度,达到炼焦的效果。

在炼焦过程中,为了节约燃料,熊洪还设计了烟气的二次利用装置,就是将几截空心的竹管,把炼焦产生的烟气,通过竹管的空气降温、过滤之后,再次通到炼焦炉中,完成烟气中可燃气体的再次使用。

偶然间,在对烟气的回收中,土尘和牙黑在拆卸管道清洗疏通的时候,发现了附着于管道内壁的粘稠状、暗褐色的物质,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煤焦油。

这些煤焦油现在只是简单的运用,一开始,两人还以为只是偶然发现的东西,不过随着炼焦的持续进行,管道内壁产生的这种物质越来越多,经过两人的研究和探索,才确定了这种东西,的确是炼焦过程中所产生的。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两人开始了对这种暗褐色物质的“折腾”,由于没有思路,只能利用其粘稠且可以点燃的特性,用在一些简单的生活场景中。

比如木制物品的堵缝中,可以使用这种煤焦油,将缝隙给堵死,防止漏水;或者在书写印刷上,混合上碳粉,也能产生较好的印刷效果;甚至可以用于晚间的油灯,只不过燃烧起来气味非常难闻,而且烟气也比较大,并不受部落族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