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身份木牌(第2页)
熊洪接着解释道,这份“图册”上面,不仅会记录族人的姓名、出生年月、亲属关系、所属的村子、身体健康情况等基础信息,还要标注他们掌握的技能,比如擅长耕种、养殖、制陶、冶炼还是编织等技能,另外还会记录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比如是否是“教授”,知识水平到达哪一个阶段。
这样一来,村长在分配任务时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谁适合做什么,避免出现让擅长精细活的族人去干重体力活,或者让有腿伤的族人去负责运输物资的情况。
而且,当族人调动到新的村子或营地时,接收方的村长,可以通过查阅图册,快速了解族人的基本情况,从而迅速安排合适的工作,让整个部落的人力调配更加高效。
熊巫在一旁补充道,“这份图册还能作为部落统计人口增长、评估各村发展情况的一个依据来源,比如哪个村子的人口增长快、哪个村子的技能人才多、接受教育的成果突出,这些都能从图册中反映出来,部落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可以提供重要参考。”
当然,这份“图册”或者说族人“档案”,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熊洪暂时规定,每年年底由部落指派各村的“教授”和村长们,一起进行更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去做这件事,总要比出现问题后再做,要好的多。”熊洪看着众人,感慨地说了一句,“现在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了,我也没办法记住每个人的长相和姓名,相信大家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不过有了这些图册,族人的情况,我们都能大致了解,对你们来说,最麻烦的就是刚开始建立这些图册,等都建立好了,那后续的更新就方便多了。”
熊洪准备在部落推行的族人“档案”,虽然是参考了后世的一些户籍政策和管理办法,但本质上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熊部落建立的“档案”,更多的是了解各个村子人口分布情况,以及每个族人的个人信息;而后世的户籍政策,更多的是为了控制人口,防止人口大量流动。
其次,熊部落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族人在被安排生产的时候,互相熟悉的时间更加短暂,不用再经过长时间的培训;而后世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纳赋服役,为缴纳“赋税”或者徭役提供参考依据;
再者,熊部落推行的族人“档案”,族长或者本部可以根据各个村子上交上来的内容,看到各个村子的人口分布、发展情况,做相对应的调整或者补充;而后世户籍制度,则是限定人口的职业变换,方便统治者调用各种人员。
“这是我们制作的,每个族人可以随身携带的身份牌,上面记录了族人的基本信息,每年年底的时候,村长们记得给村里的族人更新信息。”
熊洪从桌子上拿出两块不同颜色的木牌,木牌并不算大,比成年人的巴掌还要小一些,呈长方形。
“男性为黄色,女性为红色,除此之外,其他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熊洪边说,边让人把桌子上的木牌,给发到每个村长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