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生产任务(第2页)
除夕过后,她还会继续去筛选种子,防止出现不够的情况。毕竟除了熊部落自己需要大量的种子,依赖熊部落种植的各个部落,也同样需要这些优中选优的种子。
石雪今年做过试验,同样一块土地,使用挑选出来的种子,跟普通地里长出来的粟籽做比较,挑选出来的种子,产量接近每亩130斤,而普通的种子,一亩地也就100多一点。
熊山听到农耕工具,也站起身,他所负责的冶炼坊,每年冬天都会无条件配合石雪的农耕队,冶炼一些工具。
“铁犁现在有450多副、铁耙300副、锄头、铁锹足够保证农耕队每人一把,这些农具,都按照要求在准备,一些工具已经准备妥当了。”
按照各个村子的耕种任务和牲口数量,基本上每名族人(青壮)需要一把锄头和铁锹,每五名族人需要一副铁耙,每十名族人就需要一副铁犁。
“今年新生产的铁器,尤其是对铁的硬度有要求的部分,我们都用水锤锻打过多次,所锻打出来的铁块,更加耐磨,磨好之后也更加锋利,不像之前的工具一样,用不了多久,就得重新回炉。”
熊洪闻言缓缓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懂含碳量多少对铁器的影响,但钢和铁的性能和作用,还是知晓一些的。所谓千锤百炼才能得到优质的钢铁,现在用在农具上,自然会比以前的工具更加轻便,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更高。
“铁犁和耙,现在还差一些,尤其是每个村子的需求,还没有完全满足,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冶炼坊也没有停下来过,估计等到明年二月份,差不多所有的工具就能准备完毕。”
“好,只要来得及,那就没什么问题了。”石雪朝着熊山笑了笑,继续说道,“族长,各村长回去的时候,可以把本部的库存和旧一点的农具给带上,本部这里,熊山队长能冶炼完成。”
耕地、养殖和冶炼的事情商议完,本部的各个队长和工坊,也都“领取”到了各自的生产任务。
比如纺织坊,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每个月至少要保证产出800匹细麻布,以及一定数量的麻绳、网等麻制品。
再比如煮盐坊,在熊族二年的规划中,每个月至少要为部落提供2000斤的细盐,而这些细盐的原材料,就来自盐矿以及临海诸部晒出来的海盐。
部落集议的第三天,主要就是给各个村子和工坊安排生产任务,并协调如何去互相配合。为此,各个村子和队长们都争论不休,倒不是因为要干的事情多,而是因为熊洪给他们的生产任务,还没有达到他们村子和工坊的极限。
不管是为了在熊洪面前表现出自己和村子的“能力”,或者是为了减轻部落物资供应的压力,这些村长和工坊的队长们,都尽量去争取更多的生产任务。
这种积极性自然是好事,不过生产出来这么多东西,东边诸部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部落内部也用不上这么多物资,为了避免浪费,熊洪便让这些族人,减轻生产的速度和压力。
除非又发现了新的部落。
故而熊洪让大家在年初的时候先放缓各自的生产任务,转而让各个工坊去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准备更多的原材料。只要原料充足,生产技术提升,部落生产速度就会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