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峥 作品

第62章 铁匠的时刻(第3页)

恰此时,少婵朱唇轻启,目光如池水般沉静幽深,轻声诵道:“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作者七人矣。”

感觉少嫆轻不可闻地拽动着衣袖,子献回过头来,压低嗓音为其解惑:“这是《论语宪问》中的一段,孔夫子之意是,贤者会逃避动荡的世道而隐居起来,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会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再次一点的,则回避别人难听的话。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少嫆豁然开朗,“唔唔”连声领会,亦觉此等赞美堪比叔夜先生品格,发乎少婵诚挚的内心。

果然,嵇康欠身致谢道:“贤侄过誉了,在下与诸友实不敢当。”

“请教先生,此番来界休,是公务亦或云游?也不见先生的好友们相随?”子默问道,眼下仍为今日奇遇大感震荡。

“人知我来游历河东,但迄今,犹未泄一丝行藏,尤其是对吕仲悌,”嵇康语带诙谐,貌似因作难而头痛不已,“跟你们说啊,仲悌此人,每一相思,动辄便千里命驾,为他盛情感念之余,也不是回回都吃得消啊!”

(河东:古地区名,古代是没有“山西省”的说法的,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周成王封虞叔于唐,称为晋。最早是秦设置了河东郡,范围包括了今山西省大部;汉朝时期沿用,到了东汉时期,河东郡隶属于司州;唐初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龙门山、稷山、绛县、垣曲一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明废。所以文中“河东”只是对山西省的一个通俗称法。)

(吕仲悌:吕安,字仲悌,兖州东平县人,即今山东省东平县。三国时期魏臣,冀州牧吕昭次子。超凡脱俗有济世之念,交好中散大夫嵇康,景元四年(263年),受到钟会诬陷,随嵇康一同遇害。著作有文集二卷传世。)

众人听过无不绝倒,争相表示心慕吕先生的纯情真性,志量开旷。

“行过春风,便生夏雨。如此深情厚意,想必先生平素对友人一样是投桃抱李的吧?”少妍以常理度之,见嵇康点头了,自知所言不差。

“呵呵,驾来驾去的,先生们的车马也多有疲累,不如搬来同住省事哩。”少嫆一时忘形,打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