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顺风顺意呦(第2页)
“是呢,《禹贡》里所记的导山次序为: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从“岍山”至“敷浅原”,正好二十八座。”少姝笑盈盈,如数家珍慢语道来。
少妍少嫆埋首棋盘,忙着依言找寻,末了,不约而同地低呼起来。
“一个不差,全对上了!”
“少姝竟连这个也能记得。”
“哎,你们留意到没有,“天汉起没歌”中,银河行径之星官次序,分属二十八星宿,起由东方宿、而北方宿、而西方宿、而南方宿,方才少姝所背出来的导山次序,也是由东方山,而北方山,而西方山,而南方山,简直与银河起没之二十八宿相应一致了!”少婵越说越欣喜,眸光灿烂,“不会是凑巧的吧?”
(天汉起没歌:《晋书志第一天文上》载“天汉起没”,“天汉”即“银河”,“天汉起没”,将以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来明确银河在天上的起没行径,亦包括它的长度、宽度等。)
少嫆切切地央求起来:“真有那么神?小妹愚鲁,还没全记住呢,可否烦劳姐姐们为我念一遍?”
“乐意之至,”少婵略清了清嗓,郑重其事地诵唱起来,“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乃分为二道,其南,经傅说、鱼、天龠、天弁、河鼓,其北,经龟,贯箕下……”
接她眼神示意,少妍跟着唱道:“次络南斗魁、左旗,至天津下而合南道,乃西南行,又分夹匏瓜,络人星、杵、造父、腾蛇、王良、傅路、阁道北端、太陵、天船、卷舌而南行……”
最后由子默抢出唱毕:“络五车,经北河之南,入东井水位而东南行,络南河、阙丘、天狗、天纪、天稷,在七星南而没。”
少嫆唱和似的,跟着学了一遍,兴奋道:“想来《博物志》上说,张骞出使西域时,便曾乘船从黄河进入了天上的银河,还遇见了牛郎织女。‘天一生水’,黄河的源头,发端于银河,本就是天上而来的水,大禹导山与其起没一致也没什么奇怪的啦!”
(《博物志》:魏晋博物学家张华著作的志怪小说集。张骞入银河是出自该书记载的一个美丽传说,汉武帝指令张骞去探寻黄河河源,张骞乘船沿黄河而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在迷茫之中来到了一处地方,有城池建筑,在一所房子内见有女子在织锦,又见一青年男子牵牛到河边饮水。张骞上前询问,织锦女郎拿出一块石头给他,说:“回去你就知道了”。张骞回来后,名士严君平看见石头后非常惊奇,说:“这是天上的支机石,为织女所有,你从哪里得来的?”张骞这才明白他是进入了银河。)
(天一生水:出自《尚书》对“河图”的解释。汉·孔安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讲的是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结合自己的观察,画出“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现代解释多为“河图”源于天上星宿,是上古文明观测天象的产物;“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古语之吉象,对应河图下方的一个白点在上,六个黑点在下,至于含义,自古至今可谓众说纷纭,本文取其一,即“从天而降之水”,另外,还有人解释为“宇宙中水是最先诞生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