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人心叵测
“常策,大都督并没有亏待你们兄弟,你为什么反了?”涿鹿城之内,主将尉迟本我披头散发,语声哭腔的大声质问。
“大都督赏罚不明、处事不公,只会重用亲族故旧、麾下老军,焉知我等‘杂兵’苦楚?我等装备不全,饱受尔等欺榨,朝廷军又次第汇集而来;再打下去,弟兄们都没有好下场。”常策收起了弓箭,冷冷的对尉迟本我说道。
潘县涿鹿城是平原郡第二大重城,也是杜洛周后勤重地。此城城高墙厚,又有护城河拱卫。而城内本有一万五千余军镇守,即便是五万人强攻都很费劲,不过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谁让副将是上党军的内鬼呢?
常策之所以造反,其根源还是殷州刺史崔楷突然杀入燕州上谷郡的举动,一下子就打乱了杜洛周的部署和战争节奏;杜洛周未免老巢陷落,派两万五千大军紧急驰援上谷。随后,又从潘县抽出五千精兵,以弥补平原城的兵力不足。
在杜洛周调兵遣将的时候,困守平原城的元彝窥得战机,并且在羊深的建议下,主动派兵出城作战,不给杜洛周喘息之机。与此同时,上党军又朝着涿鹿城猛扑而来。
常策看不到获胜的希望,朝廷军已成席卷之势,于是在挚友崔元献派人暗自劝说之下,干脆降了上党军。他在上党联军兵临城下之时,率领自己麾下的一万杂兵忽然对尉迟本我的五千精兵动手,并且打开东城城门。
尉迟本我猝不及防,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人是杜洛周妻兄,将他给我关起来。另外派出两镇士兵清理乱兵,愿降者则就地收编;负隅顽抗者、趁乱祸害百姓者,杀无赦。”常策和他的士兵今天杀了不少人,尽管以前都是同袍,但是他既然走上拨乱反正的路,就没有办法回头了,唯有继续杀,杀到再无敌人。
崔元献率领的五千大军自东门入城,他的使命是平息东城,由于尉迟本我把大军都集中面向上党军的南城,所以那边防守薄弱,拿下来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常策是常景的弟弟、崔元献是崔秉的侄子,两人都是投靠叛军的败军之将,他们不但对燕州当下形势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要想获得朝廷认可,难度将会远超跟着杜洛周造反的叛将。而他们的投名状光靠临阵投降是不够的,如果把城中物资完整交给卫铉,不让负隅顽抗者焚烧,那就差不多可以赎罪了。
卫铉没有率军入城,而是率领联军在城之东北择地扎营,与涿鹿互为犄角,即使杜洛周派兵来援。联军也能凭借地势打他一个以逸待劳。
涿鹿城外,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万五千名屯田军、辎重军、东代军挥汗如雨,合力用砍伐而来的木材扎营。
三千名侯渊军列队于护城河之外,静候城中消息;只要城内战事平息,侯渊就会入城接管城防和物资。
上党骁勇军、果毅军、威武军、扬武军抓紧时间休息,坐等敌军上门。
涿鹿城和平原城只有二十多里的距离,杜洛周一旦听说后勤重地遇袭,定然来援。不过涿鹿城“内讧”之后,杜洛周手中的兵力不过五万人左右,此前还分两万五去了北方的上谷郡,平原郡这边只有两万五到三万人罢了。再加上又有元彝频频出击,估计杜洛周也没有多少兵力可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