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白檀会师
今日已是八月十二,卫铉率领亲军神武军、斥候军、骁勇军、威武军、扬武军先行;若干惠所部和辎重兵押送大批粮草器械紧随其后;接着的辅军、侯渊军同样押运着大量物资;果毅军负责断后。
四万四千多大军分成四部,浩浩荡荡直往安州进军。
大军行军速度不算快,卫铉为首的前锋直到八月二十五,方才走出沽水道,进入安州密云郡。
安州治密云、广阳、安乐三郡,州府位于广阳郡方城县方城。密云郡下辖密云、要阳、白檀三县,郡治白檀县白檀城。上党联军前锋首先来到的是密云县。
密云县位于鲍丘水(潮河)西岸,鲍丘水是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它在县城提携城一带向东划着一道弧线,然后蜿蜒向西,继续向南。而弧线南北和提携城形成“·)”模样;其中的黑点是城池,而“)”则是鲍丘水。
提携城原本是密云郡治,那是一座挡在前方、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的雄城;若是强攻的话,上党军必将付出不小代价。但早早出发任城王元彝立功心切,拿下了鲍丘水西岸密云县,同时也承担了强取坚城的所要付出的一切代价。
卫铉得知密云已被元彝收复,并没有前往提携城,而是带兵向东北行军。
大军又走两天时间。八月二十八清晨,卫铉率军来鲍丘水浅水地带停下;而对岸的五十多里开外,便是郡治所在的白檀城。
驻地上游的不远处,卫铉在亲兵护卫下,和慕容俨、陈元康、杜弼观察水线。
“哒哒……”姜衍带着一队骑兵策马而来,只见他甩镫下马,疾步上前,行礼道:“主公,下方河道宽达两里多,河面的宽广也让水势异常平缓,最深处仅仅只是没过膝盖;上游十五里,没人拦江筑坝。卫雷将军已率部分斥候横渡对岸,并且和崔刺史取得联系。”
“崔刺史和任城王已经拿下白檀城,他们此刻正在城内休整,任城王决定兵分两路,他昨天上午已经率领麾下大军向广阳郡进军,令崔刺史留下等候我军。”
卫铉第一个念头就是“诱敌深入”,不过现在的元彝显然不会听从自己的劝说。他沉吟半晌,下令道:“大军渡江,向白檀城进发。”
命令下达,全军井然有序的横渡鲍丘水。于当天下午抵达白檀城郊。
北讨副都督兼冀州刺史元孚、殷州刺史崔楷和一队将官于五里之外久候多时。他们听到前方骤然响起阵阵急促马蹄声,看到无边无际的骑兵身着玄甲,带着一股凌人杀气席卷而来,心下震撼之极。
元孚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的说道:“真不愧百战雄师,卫都督此雄兵在手,难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他们麾下的精兵也不错,可是和面前这支雄师相比,光是气势就是远远不如。
大军缓缓停止,一将带着一队骑士缓缓向前。“卫”字战旗下的将领慢慢出现在眼前,此人即使是身在马背之上,腰杆依然笔直。逼人气势如同出鞘神剑,锋芒毕露。
元孚、崔楷知道此人就是卫铉,他俩的实职其实都比卫铉高,但是被李神划入卫铉麾下之后,都要受卫铉节制;于是两人相顾一眼,不约而同的上前迎接,远远的行了个军礼:“末将元孚/末将崔楷,拜见卫都督。”
“副都督、崔刺史免礼。”早已下马的卫铉疾行十几步,抱拳还礼。
对于卫铉来说,元孚、崔楷现在固然是自己部下,可两人实职比自己高、礼数周全,今后又要并肩作战,他自然不会摆出臭架子。
卫铉目光看向元孚,元孚身材削瘦、面色腊黄、双目有神,颌下蓄着一把浓须,显得格外儒雅,笑着说道:“久闻元都督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平常劝课农桑、下田耕种。卫某在京城之时就想登门造访,然而遗憾错过。今天一见,终于圆了宿愿。”
元孚很是高兴,笑道:“末将在皇宫远远见过都督几次,当时便为都督无双气质心折,今日就近见面,果真是一表人才。”
停顿了一下,元孚又道:“卫都督,我们第一次面对面,然而我们之间早就有默契了。”
“元都督说得不错,我们虽然初次见面,可是我们在上谷郡已经默契配合过一次;这是我们第二次配合,相信依旧是那么默契!”卫铉知道他指的是兵进上谷一事:当时杜洛周大军云集燕州平原郡,两路大军分列平原城、潘县涿鹿城。卫铉也是深感棘手,而元孚和崔楷窥得战机,由崔楷率军杀入兵力空虚的上谷郡。杜洛周因此失了方寸,将此前部署尽数打乱,从而给了卫铉破敌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