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家族大计
卫铉与诸位叔、伯、姑叙完别情,眼见时间尚早,前往偏堂处理积压的公务,一口气批阅了几十多封公文,
约莫两个时辰,忽然看到卫地从京城发来的书信,信上主要说“朝廷的武举办得虎头蛇尾,凡参与者皆授军职,另外又扩军六万五。然新军新募,不堪大用,虽说可以训练成精锐,可是朝廷尽管清查司州境内的野寺之后,处于有钱无粮的窘境。”
这年头,人们在意的是最实用的布帛、粮食等物,金银铜钱既不能填肚子,又不能御寒,一般人家和普通士兵都不在意这些。
朝廷缺少最关键的粮食,就没法训练、没法打仗,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大道理。胡太后此前利用郦道元搜集而来的罪证,让达官贵人、名门勋贵出了大笔钱粮赎罪,可是得到的多,花费也多;其中四成用在河北、关中、淮水防线的军事开支之上,另外六成全部花在朝官、司州官员身上。
朝堂和司州各郡冗官遍布都是,大小官员逾四万;此外还有吃干饭的宫廷奴婢、皇亲国戚、爵官、勋官、文武散官、命妇;累计起来,朝廷少说也要供养十五万人,而且这些人个个都拿高俸禄。再加上朝廷凡事讲排场,节假日、祭祀又多,偶尔还要赈济灾民、收拢人心,所以开销异常庞大。
卫铉穿越前有些疑惑,王朝末年的帝王明明控制不少地盘和人口,甚至比最大的地方军阀还要多得多,但是那个阶段的帝王和朝廷为什么总是没有钱粮可用呢?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你狠下心来裁减冗官冗吏、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利益受损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姓、名门勋贵绝不答应,他们会想出各种办法劝阻;实在不行,直接换个听话的人当皇帝。
王朝末年的帝王大权旁落,沦为大臣的傀儡,最终沦为腐朽王朝坍塌的替死鬼、历史罪人。比较典型是史上陈后主陈叔宝,他登基之初想要有一番作为,颁布了很多高瞻远瞩、利国利民的政策,甚至被之后的隋唐沿用;可当时所下政令根本走出不了京城,于是他干脆躺平了。
胡太后肯定意识到朝廷存在的问题,肯定想裁减冗官冗吏、削减开支,然后将省出来的钱粮编练十几万精兵,可她不敢。若是强行为之,最先完蛋的就是她。
创立不久的新军的撇开了皇亲国亲戚、勋贵世家,九成以上军官皆是出自寒门、庶民、军户、布衣、牧户、佃户,可见胡太后打算组建一支听命于己、较为纯粹的军队。
如果不出卫铉所料,此军主要作用是刀刃向肉,为革故鼎新、除旧布新保驾护航。但是朝廷现在缺粮,此军能不能维系下去都是问题,想要让它变化精锐,又是何其之难?
眼见天色已暗,卫铉便去了正堂。
今晚家里很热闹,族学里的一百多个孩子都在,前院传来叽叽喳喳的笑闹声,接着是噼里啪啦的脚步声、孩子们叫嚷声;在阵阵嬉闹声中,隐隐还有“哇哇”哭泣声。
孩子太多,打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卫铉任由这帮可爱的小猴子玩耍、爬柱。自己则是走向了一旁的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