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 作品
第421章 洞房花烛夜
三书六礼中的“六礼”是陆续完善起来的婚姻习俗,商代始有议婚,不过礼仪并不完备。周公制礼,也仅有聘(问名)、纳(纳采)、逆(迎亲)、送(送亲)四礼。汉代统治阶级则全面推行婚姻六礼,汉平帝在立皇后时便采用三书六礼来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婚礼一切从简,普遍盛行的是“拜时婚”。
“拜时婚”是人们在动荡时期为了节省时间、为了安全而兴起的婚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快。用《通典·礼十九》来说,那就是“古制婚有六礼,若遇非常之时,急于嫁娶,也可临时变通。其制以纱縠蒙新妇首,至夫家,夫揭去蒙纱,因拜舅姑,便成夫妇,六礼悉舍,名为‘拜时’。”
“拜时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南朝自东晋以来就逐渐消失了,但魏朝民间还是大行其道,而用纱巾盖头的习俗也被很多地方沿用,成为婚礼中重要元素之一。
卫铉自然不会用“拜时婚”来敷衍。他虽然从河北回来得晚,但是长辈们已经把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尽数完成了,聘书和礼书分别在纳吉、纳征时交给女方;现在只剩下递交迎书和亲迎新娘过门了。
孝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是卫铉大婚的日子。卫府已经准备妥当,而尔朱英娥和陪嫁的尔朱女英、元芷兰,以及她们的亲戚都在壶关自家购买的宅院里。
今天天光大亮,卫府已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声鼎沸。
及至傍晚时分,伴随着吉时已至,卫铉在慕容紫烟、徐月华、修容、艳姿服侍下穿好喜服。骑着马前往尔朱家,傧相们则乘坐两辆马车分列左右,随后那辆富丽堂皇的花车是给新娘子回来时乘坐的婚车。而后则是浩浩荡荡的迎新队伍。
迎亲队伍至尔朱家门口后,程序繁琐而复杂,有射箭开门、有咏诗、有派发红包等等等等,不过都是图个热闹和吉利罢了,女方家也不允许亲眷做出过分要求、恶俗举动,以免给新郎新娘留下什么不完美心理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