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敲诈胡太后
天下第一楼四楼雅间之内,一名华服女子站在窗前看着卫铉。女子眉眼英秀、国色天香、身姿挺拔,一身华贵白袍显得潇洒飘逸、光彩照人。
卫铉怔了怔,上前拱手道:“原来是陛下,真是叫人意外。”
“宫中幽深、冰冷、无趣。外面的烟火气更有人情味。我平时有空就会出来观看人间繁华,没什么好意外的。”胡太后请卫铉入座,斟了一杯酒,举杯道:“你昨日为我狩猎、烹饪,又出谋献策,解粮食之忧,我今日请你。”
她将杯中酒一口干了,雪白的俏脸上立时浮现两朵红云,更增几分丽色,笑道:“般若汤已有七十多年,你尝尝看。”
卫铉知道般若汤是佛门对酒的隐语,该称谓通过雅化饮食禁忌,规避戒律中“不饮酒”的规定。与“水梭花”(鱼)、“钻篱菜”(鸡)等等隐语一脉相承,均是通过形象描述动物特征或饮食方式实现语义转换、偷换概念。
他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般若汤辛烈爽口、入喉火辣,英俊的面容也被酒气染得酡红。他震惊的发现,这酒竟然蒸馏高度酒,抬眸道:“这酒好烈。”
“此酒的制作方式源自汉朝。我小时候还亲眼看到酿造过程。”胡太后如数家珍的介绍道:“它是用甑锅蒸煮而成。甑锅和蒸饭的甑子类似,酒醅在锅里受热之后,于甑锅之中把酒之精华蒸成热气,再在甑锅上面的锅底冷却成酒,然后顺着甑锅里面的木槽流淌而出。”
“此等烈酒原来汉朝就有了?”卫铉有些傻眼,他还以为蒸馏高度酒是自己独创,原来小丑是自己?
“对。不过此酒太耗粮食,只有富贵人家酿得起,故而鲜有人知。世间最富贵的人家不是名门大族,而是寺庙庵堂。”胡太后像个好客主人一样,拿起酒壶为两人满上,又道:“佛寺资产丰饶、穷极宏丽。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尼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甚半。”
“时至今日,佛已是吸髓之蛭。”
卫铉深以为然的说道:“当今名门世家、达官贵人笃信佛法,他们一边对百姓、佃户、奴隶敲膏吸髓,一边大笔大笔捐赠,大肆扩建佛寺,以至于到处都是宏伟华丽寺庙、庵堂,而普通百姓为了躲避繁重的赋役,脱离苦海和战争,常常’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晋阳几座香火鼎盛的寺庙每到秋天,乡下收租武僧、寺奴多达千人,一座座大殿里的长明灯日夜不灭,由于寺庙占地太大、殿宇太多,僧人甚至在佛寺之中跑马点香。”
说起这个,卫铉来劲了,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记得陛下平定大乘之乱后,颁布《禁私度僧令》,将度僧权从寺院收归朝廷所有,严格限制僧尼数量。规定上州度僧三百、中州两百、小州一百,地方官员必须精挑细选,不得滥竽充数,若选取品行不端的人剃度为僧,以违旨罪论处,刺史首要坐牢,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