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月球 作品

第六十八章 启示:问题(第2页)

下午第二节课是听歌课。哎呀,说到听歌课,那更是比生活常识课还要来得少的课,杨否差点都忘了还有李老师这么个老师。今天的这节课比较特别,因为李老师带进来了一些特别的东西,看着像玩具,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伙,这可把杨否等一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而当李老师开始介绍它们的时候,杨否才知道它们叫做“乐器”,而不是玩具。

“虽然不是玩具,但它们也是用来玩的。”李老师说道。

李老师一一介绍了这几样乐器:那个大家伙,长得像圆桶一样,两端还蒙着盖的叫“鼓”,它还附带着两个敲击的棒子,是用来敲击鼓的。李老师演示了一下用棒子敲击鼓的过程,鼓发出了“咚咚”的空响。这种空响杨否有点熟悉,他记得之前有次听学校大喇叭里播放的音乐里面就带着这样的“咚咚”声。

第二个乐器是一个跟大喇叭一样“张着”一张“大嘴”的东西,不过它浑身金黄,还有一段细长的管子,绕了一圈,在尾巴上露出一个小口。李老师说它叫“小号”,他同样演示了一遍,只见他把嘴巴对准它尾巴上的那个小口,两个腮帮子憋得鼓鼓得往

里面吹气,不一会儿,小号就发出了像汽车喇叭一样的声音。

第三个乐器最小,叫做“口琴”,形状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杨小瑾有个铅笔盒,那个叫“口琴”的东西就跟杨小瑾的铅笔盒一样大。李老师用嘴吹着口琴的一侧,左右拉动,口琴就发出了叽里呱啦的说不上名字的声音。

李老师介绍完,还叫了几个大胆的同学上去自己玩了一下,杨小瑾也上去试了一下,杨否因为比较胆怯,就没上去试。杨小瑾回到座位上还跟杨否和王小贵说了她玩那几个乐器的感受:那个鼓和口琴还还好玩一些,小号根本吹不响。

看着台上好几个同学挑战吹小号都没吹响,有人憋得脸通红都没吹响,有人不但号没吹响,反倒把自己的鼻涕吹了出来,一副邋遢的样子,引来了李老师的嫌弃和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杨否看他们玩的样子觉得非常有趣,心想:“有那么难吗?”自己都忍不住想试一下,但就是不敢上到讲台上去,最终还是忍下了,想着以后有机会碰到“小号”一定要去试一下。

这节听歌课的气氛很燃,但很快也就结束了。课堂的最后,李老师说道:“我们这一学期的课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明年,啊,也就是春节后,你们再来,就要上新的课了,不过是不是我带大家就不一定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班上发出了一阵唏嘘,前排断断续续有同学喊道:“老师,我们想让你继续教我们”“老师,我们喜欢上你的课,你的课很有趣”……

李老师咧嘴笑了笑,继续说道:“当然,没特殊情况的话我还是会带大家的。就怕学校对老师有别的安排,所以,在这里,提前跟大家说明一下,如果下学期我们能再见,那就挺好,如果下学期给你们安排了别的课程别的老师,那老师就在这里跟你们道别,老师祝愿你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等你们以后上了一年级、二年级,说不定我们还会再见面。最后,在这祝大家寒假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