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作品

第774章 山西省-古建筑类-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第2页)

二、佛光寺东大殿:唐代木构的巅峰之作

历史脉络与发现突破

佛光寺东大殿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始建于北魏,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其发现颠覆了日本学者“中国无唐代木构”的断言: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根据敦煌壁画线索,在五台山寻得此殿,通过木梁墨书与石经幢确认其年代。

梁思成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认为其“集塑像、壁画、墨迹、建筑为一体,是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

建筑形制的宏大叙事

大殿采用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总面积677平方米,属“金厢斗底槽”结构。

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内槽与外槽布局。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檐口探出达3.96米,七铺作斗拱为全球现存唐代最高等级。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顶点与令拱相交,承托替木与脊檩,此为唐代建筑孤例。

梁架不用铁钉,全凭榫卯咬合,结构稳固,抗震性强。

艺术价值的多元融合

殿内35尊唐代彩塑与壁画构成宗教艺术盛宴。释迦牟尼、弥勒、阿弥陀佛三尊主像端坐佛坛,胁侍菩萨、弟子、天王等环绕,体态自然,衣纹流畅。拱眼壁与佛坛背后扇面墙保存唐代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展现唐代壁画高超技艺。

此外,殿前唐大中十一年石经幢、宁公遇捐资题记等,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提供珍贵资料。

三、应县木塔:辽代木构的力学奇迹

历史背景与建筑地位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7400余吨,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其设计融合力学与美学,历经40余次地震、200余发炮弹袭击仍屹立不倒,2016年获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高木塔”。

建筑形制的创新突破

木塔采用八角形平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

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正方形,上层八角形。

塔身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刹高11米,由基座、仰莲、相轮等构成,与塔身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