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投降的关键人物

“你……”

“当初进入潜山时,你我手里有数千士兵,因怕孙策清剿,只能躲于山中,靠掳掠生存,后来又让士兵找了块地耕种,让山中地块既少又贫瘠,收成极低,士兵生活困苦。此次你我出兵,不过是为这帮兄弟谋个出路而已。”

“今陈炎占据北方,听闻他是仁义之主,其军势不可挡。你我与之为敌,几无胜算,还不如降了他,他必会安置好我们,如此士兵和家眷也都有活路,你我也没了负担,说不定陈炎还会赏我们一官半职,岂不妙哉?”雷薄也是小心谨慎,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只是,在他的言语中,他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

“投降陈炎?这……”陈兰这下明白雷薄的意思了,和陈炎为敌,不如降陈炎:“你我与陈炎及其手下之人,都素不相识,又无人引荐,冒然投降,只怕他不会接受?”

陈兰说这话,就表明他也想过投降陈炎,只是担心没有门路。

“是呀!你我不知赵云的性情和态度,冒然去降,说不定他反而会杀了我们,以为功劳,届时你我枉死,就不值得了。”

其实,雷薄和陈兰答应孙权,出兵相助,是因为孙权向两人许诺了好处,并分析了出兵攻破淮南的可能性。如果江东军攻打合肥占据了上风,两人也不会轻易产生投降敌军的念头。可是,现实是江东军攻城无果,荆州军又败了一仗,孙权许诺的前景似乎都是虚无缥缈的,两人的心就动了起来。

“不如你我找个有些名望之人,代我们去见赵云,为我们探探口风,看看行不行?”

“可是谁比较合适呢?”

两人沉思起来,却一时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一刻钟之后,陈兰突然叫了一声:“有了,有了,有一人合适。”

“哦,你想到谁了?”

“你可记得刘晔刘子扬?”

“刘子扬?就是淮南成德县的刘子扬,他在淮南?”

“正是,我无意中知道的,此前他为曹操效力,去年曹操兵败之时,他离开了许都,回了家乡淮南成德县,成德县距离六安不过百来里路,你我去请他,代你我去见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