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庸白鱼 作品

第375章 “代达罗斯”计划(第2页)

因此为了试图佐证火星上曾诞生过智慧生命体。

nAsA便申请了一笔巨资启动了一项发射探测卫星、搭载火星车抵近采样的工程,命名“代达罗斯”。

“代达罗斯,约翰,你的意思是这个计划有新进展了?”斯考特目光灼灼。

“是的,总统先生。”约翰身子前倾。

“火星车其实在半年之前就已完成采样并搭载返航火箭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他指尖敲了敲桌面,“经过近三个月多的飞行,目前搭载样本的返航火箭已经距离国际空间站经差计三日的行程。

“三日后,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由我方人员接收样本舱。” 斯

考特指尖摩挲着皮质桌面,忽然抬眼:“你的意思是……”

“如果我们能率先破译地外智慧生命存在的证据,”约翰的声音低沉下来

“在太空话语权上,我们或许能扳回一城。”

此言一出,会议桌周围泛起细碎的低笑。

“你能确保样本里有地外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斯考特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约翰伸手松了松领带,嘴角扬起惯有的弧度:“总统先生,就算样本里没有 ——”

他顿了顿,露出一副神秘莫测的笑容,“我们也可以让它‘有’。”

国防部长轻咳一声,将视线从文件上移开,国务卿转着钢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备忘录上洇开小块墨渍。

这些细微的肢体语言里,藏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

毕竟在数据解读、证据 “发现” 这类事上,他们早有先例。

“模棱两可的科学报告,比板上钉钉的真相更有价值。”

约翰补了一句,目光扫过众人默许的神情。

“退一万步说,样本里真有地外生命,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

斯考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喉结微动。

他伸手揉了揉眉心。

这动作在幕僚看来,向来是决策前的最后权衡。

“按流程走。”

“但要确保所有环节可追溯。”斯考特抬眼时,镜片反光恰好遮住眼底情绪。

“毕竟,科学的‘偶然’,总得有经得起推敲的注脚.....”

三日后,正如nAsA局长约翰所言,“代达罗斯”探测器在太空中跋涉近半年后,终于抵达蓝星近地轨道,并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驻守空间站的宇航员从返回舱中取出样本储存舱时,金属舱体表面还凝着深空带来的冷雾。

此时的国际空间站因北亚罗斯联邦退出地联、加入行星安全理事会,已失去往日的人员密度。

原定9人的驻站团队减至6人,其中4人来自米利坚,剩余2人隶属于欧罗巴航天局。

环形舱室内,白色舱壁映着冷色调的工作灯,显得格外空寂。

几名宇航员将样本储存舱移入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后,便接到地面指挥部指令,着手对样本展开观察测试,以确认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体。

很快,六人中的五人出于安全考量退至实验舱外等候,唯有英籍微生物学家休·德里穿戴好防护装备,独自进入舱内开始实验。

实验舱的密封门在他身后合拢时。

舱外五人的目光同步聚焦在监控屏上。

德里俯身调试显微镜,待焦距校准后,才用专用取样器从样本储存舱内取出第一份火星土壤。

他熟练地按地理位置、采样时间、土层深度将样本分类码放,随后在舱外五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逐一观察。

最初的十几个样本呈现出高度一致的荒漠特征:赤铁矿颗粒间嵌着硫酸盐结晶,厌氧菌代谢痕迹虽清晰,却都是已知的地球型微生物变体。

随着时间流逝,实验舱外的气氛从紧绷转为松散。

倭裔米籍工程师上村秀忽然叹气:“或许火星生命论该进博物馆了。”

“科学假设本就需要证伪。”米利坚工程师罗里·亚当斯转着笔反驳。

“几十亿米金换堆沙子,国会山那群老爷该哭着改预算案了。”身为一名医生的大卫·乔丹忍不住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