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庸白鱼 作品

第429章 帝国强盛不远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第2页)

这支管理队伍的进驻,标志着帝国对该位面的治理体系正式落地,也为后续人口培育计划与文明重建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过渡线——

白驹过隙,帝国占领《最后生还者》位面已近一年。

这一年间,帝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接连拿下三个位面——《三国演义》位面、《釜山行》位面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位面,成功将其转化为资源供给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请大家收藏: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至此,帝国已实际掌控五个位面。

在多位面资源的持续输送下,帝国星际舰队的雏形逐渐显现。

尽管目前主力星舰仅十余艘,但从首次位面开拓至今不过两年时间,这样的建设速度已堪称惊人。

眼下,嬴璟宸在召开内阁会议后,正式确立了【十年发展】方针。

即全力推动星舰建造基地的扩建工程,并不断地从系统兑换科技技术加速帝国科研迭代。

与此同时,【帝国公民基因优化计划】的普及正悄然改变着人才格局。

这项基因优化工程,通过序列筛查与定向改良,不仅提升了公民的基础体能与抗病能力,更在智力开发与神经突触活性层面实现了代际突破。

得益于基因优化与培育技术的双重驱动,帝国每年都涌现出大批崭露头角的科研人才。

他们在高能物理、空间曲率航行、生物基因链重构等前沿领域频频取得突破。

这些迸发着创新火花的人才,正如同散布在帝国各领域的火种,在十年发展方针的指引下,逐渐汇聚成推动文明跃升的燎原之势。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与建造体系的成熟,星舰产能将呈指数级提升,帝国距离拥有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星际舰队,已然为时不远矣。

帝国强盛不远矣。

——过渡线——

这一日,嬴璟宸在元首府邸内批阅公文。

随着帝国控制的位面增多,加之【十年发展】方针提出,每天都有大量公文需要他处理。

即便内阁分担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量仍颇为可观。

亏得他勤政,又有副强健体魄,换作他人,怕是早已不堪重负。

看到内阁呈递的整改报告,他阅览后确认无误,便拿起一旁的传国玉玺盖章。

说起这玉玺的来历——是帝国远征军从《三国演义》位面的汉朝皇室手中所得,货真价实。

上面还有王莽篡汉时的痕迹:汉孝元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磕掉一角,后来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

当初远征军将玉玺献上时,嬴璟宸着实高兴了好一阵。

其实早在统一蓝星后,他就多次探寻传国玉玺的下落。

作为秦始皇的后世子孙,这毕竟是先祖留下的物件,未能找到曾让他深感遗憾。

如今得偿所愿,他对这方玉玺格外珍视。

虽说它不过是玉石雕琢的器物,却曾让无数英雄豪杰趋之若鹜。

于他而言,这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承载着血脉里的渊源,自然要好好珍藏。

正当嬴璟宸埋头批阅公文时,房门忽然被轻轻叩响。

“谁?”他头也未抬地问道。

“陛下,貂蝉与文姬奉主母之命给您送午饭来了。”门外传来柔婉的女声。

来人正是《三国演义》中素有“闭月”之貌的貂蝉,以及才名卓着的蔡文姬。

克里斯蒂亚娜通读史书后,早已听闻二女倾国倾城的芳名。

说来也巧,正好她与凛音已经“苦”嬴璟宸良久,这还是在同样进行了基因优化的情况下。

倘若再不找几个姐妹分担火力,她们真的会成为没有累死的牛,只有耕坏的田的首个例子。

于是克里斯蒂亚娜便自作主张,将貂蝉、蔡文姬接入府邸,一同还有江东二乔。

好在帝国对接的《三国演义》位面尚处前期,否则以克里斯蒂亚娜的性子,怕是连甄宓也要想法寻来.....

(为防止河蟹大神,此处设定全为成年。)

言归正传。

听闻门外是貂蝉与蔡文姬,嬴璟宸应了声“进来”。

两女提着食盒推门而入,见到伏案批阅公文的嬴璟宸时,指尖仍不自觉地攥紧了食盒系带。

自被克里斯蒂亚娜接入府邸,她们虽已接受了数月现代文化的熏陶,可骨子里对“皇权”的敬畏并未全然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