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犹在 作品

第742章 大道无情,没有人味

百余剑过后。

整座宫柳岛,开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这座处于书简湖中心的仙家山头,就此沉寂湖水之下。

只有靠近山门这边,有那么几块区域依旧悬在湖面。

一袭青衫现身在此。

一位位此前递剑斩鬼的剑仙,依次落地,齐聚只剩下一小截的宫柳岛渡口。

许是刚刚全力出剑的原因。

此地剑气攒簇。

宁远面向一众剑仙,微笑道:“再等等,不会就这么结束的,这只是第一拨,后续要杀之人,更多。”

没人吭声。

宁远抬头望去。

身在宫柳岛,头顶之上,漆黑如墨,宛若无尽虚空,有星光点点弥漫在中央地界,不时掠过一条条细小剑光。

青天壁障之下,包括宁姚那把斩仙在内,十把本命飞剑,蛰伏四方,圈禁天地,各自逸散而出的剑气,交织一块,此番画面,简直就像一个作动词而用的“碧落”。

三十七位地仙岛主,全数身死,但最后能不能赶赴黄泉,还是未知数。

他们自己说了不算。

宁远说了也不算。

得一个不是君子的读书人来了,才能拍板,决定有无来世。

既然人杀完了,按理来说,本不应该继续留着这些飞剑,但刑官别有他意,诸位剑修自然不会多问。

祭剑而已,浪费不了多少真气。

比当年在城头递剑斩妖,轻松了无数倍,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宁远的用意,其实也很简单。

还是那个意思,不能造成太大动静,此前结剑阵,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为了爽快杀人,干净利落。

一个就是遮蔽外界的视线。

要是动静太大,剑光如雨落,书简湖满打满算,才三千里方圆水域,很快就会被各地仙家察觉。

到时候那些山主不在,供奉坐镇的数百上千座岛屿山头,听到风声,直接跑了怎么办?

数量不多,派剑仙去追,很容易。

可关键就是数量太多了。

分散四方,御风的御风,遁地的遁地,自己这边,哪怕加上他宁远,可就只有十一人。

忙不过来。

当然,此前的宫柳岛事变,死了这么多书简湖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肯定是瞒不住的,说不准此刻,已经有仙家得了消息,正在慌不择路的逃命……

不过对宁远来说,没关系。

天下事,大事小事,总是很难去做到一个圆满,跑了几个贼子而已,影响不了大局,无伤大雅。

从一开始,杀人就不是根本目的,只是在达成最终结果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罢了。

宁姚来到兄长身边。

宁远一翻手,掏出四五个形状各异的咫尺物,交到了她的手上,轻声道:“之后清点一下,分发给诸位前辈剑修。”

少女点点头,暂且先放在她这边,战后再论功行赏。

宁远扫了眼在场剑修,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无奈道:“此前不是说过了,出剑的时候,不用使太大劲,力度什么的,足够就可。”

“三十几位地仙,被你们砍得尸骨无存,这也就罢了,离开之前,我还特意找了好几遍,发现所有方寸物,都已经毁坏,碎片都找不到一块。”

一位位剑仙抱剑而立,脑袋稍稍转向别处,当做没听见。

一位女子剑仙倒是回了话,扶额感叹,“咱们的刑官大人,估计是在阴阳怪气,说我等的杀力太低,连咫尺物都斩不碎。”

宁远没好气道:“谁还能跟钱过不去?”

“你们知不知道,这些被你们砍瓜切菜一般砍死的地仙岛主,个个都肥得流油?”

“这些山泽野修出身的仙家,大多数都是利己之人,谁都信不过,所以出门在外,一般来说,都会把大半家底,随身携带。”

“一块方寸物,本身不值多少钱,但里面装的,可能就是成堆的神仙钱!”

“怎么,你们一个个的,在家乡天下安逸了两年,开辟了各自洞府,腰包鼓了,就觉得钱不是钱了?”

宁远看向那名面容姣好的女子剑仙,面无表情,问道:“萧剑仙,是不差钱了?以后的嫁妆,都准备好了?”

这回连她都不再说话,恶狠狠的瞪了刑官大人一眼,随后将脑袋转向别处,一言不发。

宁姚绷着一张脸,想笑又不敢笑。

宁远转过头,盯着自家小妹。

“你呢?你的嫁妆,不会也要我来准备吧?”

宁姚翻了个白眼。

心想我可是你妹,爹娘又不在了,我以后要是嫁人,你这个当哥的,还能不管不问啊?

再说了,我也没有想过嫁人啊。

当然,这些话,她是万不敢说出口的。

兄长对于她的婚姻大事,很少过问,但其实骨子里刻的,还是女大当婚那一套。

宁远咂了咂嘴,没再继续说些什么。

而很快。

一名青衫书生赶到此地。

钟魁瞥了眼不再复见的宫柳岛,问道:“这么快?”

宁远反问道:“你以为要多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把崔瀺那封密信递了过去,后者接过之后,只是随意看了几眼,便心头一惊。

密密麻麻,不下数百人。

并且这封信上,每个被国师定为可杀的人,在其名字之后,都有不少笔墨批注。

出身如何,生平过往,做了什么大事,坏事有多少,好事又有多少,基本都有说明。

两人蹲在岸边。

钟魁再次仔仔细细,看完信件之后,叹了口气,开口道:“定人善恶,很难的。”

宁远点点头,表示认同。

书生略有迟疑,说道:“如果按照我们儒家的一贯做派来看,上面这些名字,有一大半,最后都罪不至死。”

宁远笑眯眯道:“可你现在又不是儒家子弟。”

钟魁一时语噻。

停顿片刻,邋遢男人说道:“其实在我看来,关于定人善恶,在咱们浩然天下,顺序学说,并不适用,至少在书简湖,应该是这样的。”

“害死了不少好人,救了极多的恶人。”

宁远摇头笑道:“你直接说是文圣老先生的功劳,这不就好了?

怕什么,他堂堂圣贤,难不成还会因为你在背后的几句非议,就来找你麻烦?”

“那他文圣,得多小气啊?”

钟魁摇摇头,“虽不是君子身,可我还是个读书人,有些规矩礼仪,多少是要遵守的。”

“况且文圣的顺序学说,本身没有问题,论善恶之前,告诫我们这些掌权者,需要去追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