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无境之人

天外。 陈淳安袖袍一抖,收回被其安放在浩然天下的一双日月。

于是,一座天下,从艳阳高照,顷刻之间,变成了晚霞时分,残阳斜挂西边山头,流泻出最后一丝和煦天光。

陈淳安说了句题外话,“趁着蛮荒还未入侵,这段时间忙完了手头上的事,看来要带着几个心仪学生,去那剑气长城看看了。”

礼圣说道:“早该如此。”

好像万年过去,人心向下这个景象,只有南边的剑气长城,不曾被沾染,当然,不能说全部。

可至少是有大部分的。

陈淳安摇摇头,自嘲道:“我们儒家,一向遵从修身养性,论学问,讲道理,到头来,居然还不如一名江湖剑客。”

礼圣笑道:“一竿子打死,这种话,现在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没关系,回了文庙,回了南婆娑洲,就不要在弟子面前经常提起了。”

陈淳安默不作声。

老人转移话头,问道:“书简湖的千年天殛,也就是那些沉没湖底,堆积而成的累累白骨,以千万计数的恶意,这个宁远,当真能承负下来?”

陈淳安跃跃欲试。

礼圣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摆手道:“淳安就不要想着帮他承负了,南婆娑洲那边,后续还要你来主持大局。”

“世间最后一条真龙,三千年前,在老龙城登岸,一路逃窜,最终在骊珠洞天陨落,是为龙战于野。”

“书简湖所有枉死之人,所化厉鬼,承载三千年天殛,饱受煎熬,迎来一场解脱,是为其道穷也。”

饶是陈淳安,也没太听懂。

小夫子说起了大白话,解释道:“既是磨难,也是机缘,时也命也。”

陈淳安有些伤感,“最起码,也想去见他一面。”

礼圣微笑道:“去则去矣,可我猜,人家不一定领情,说不准最后还会把你拒之门外,不讲情面。”

陈淳安苦笑道:“从不相识,哪来的情面一说?我倒是希望,待会儿见了他,会被这个年轻人,撸起袖子,往脸上狠狠来一巴掌。”

“最好再骂我几句,只要不拖家带口,怎么都行。”

礼圣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或许现在的儒家子弟,欠缺的,就是那份有些上不得台面的性情,好比那个晚辈身上展露出来的意气疏狂。

形神不随尘世染。

形神又随尘世染。

浩然天下,万年过去,百家争鸣,有了,但是百花齐放,从未做到。

不得不说,这个剑气长城来的年轻人,为一座天下的所有山上人,都上了一课。

特别是读书人。

更是被训斥的体无完肤,脸上挨了一个又一个的响亮巴掌。

响的很。

礼圣忽然转过头。

西南方位,一名老僧,跨界而来。

站定之后,双手合十,朝着两位儒家圣贤行了一礼,先念上一句阿弥陀佛,随后说道:“见过礼圣,见过陈先生。”

两人都没有回礼。

对视一眼。

陈淳安侧过身,避开僧人这一礼。

礼圣倒是没有如此做。

小夫子直接转身,一步跨出,离开此地,重返天外。

老僧苦笑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低下头,眺望那座浩然天下。

陈淳安很想给他一巴掌,但想了想后,还是忍住了。

儒衫老人正要去往东宝瓶洲。

心湖响起礼圣的言语。

“淳安,等那秃驴到了我们浩然天下,找个机会,给他几巴掌。”

陈淳安哈哈大笑,瞥了眼那个僧人,心情大好,两只大袖狂甩,好似一名顽劣稚童,就此返回人间。

……

白玉京。

陆沉一个蹦跳,身形向后,凌空翻了好几个跟斗,跟只猴一样。

稳稳落地。

陆沉说道:“大局已定,那么在去往浩然天下之前,就请师兄递剑,为我铺路。”

余斗点点头。

拔出仙剑道藏。

然后道老二扭头问道:“那个不知死活的十四境剑修,怎么找?”

陆沉两手一摊,无奈道:“师兄不是已经知道了他的名讳?”

余斗再次点头,若有所思。

然后这位白玉京二掌教,十四境巅峰修士,就站在玉皇城最高处,朝着四面八方,喊了一句话。

“黄镇,我草你妈。”

足可谓惊天动地,偌大一座白玉京,五城十二楼,都被这句话,震得道钟齐鸣。

各地门人弟子,纷纷举目望去,一头雾水,都不清楚自家的余掌教,为何会有如此谈吐。

世所罕见。

陆沉微笑道:“当了师兄数千载的小师弟,这还是头一次……瞧见师兄有如此性情的一面。”

道老二面无表情。

而很快,两人身前,玉皇城上空的那道光阴漩涡,就出现了紊乱,这幅巡视浩然天下的山水画,如水荡漾。

光阴凝滞之后,竟是出现了倒流迹象,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好似极深处,有某个通天存在,正在逆流直上。

冥冥中,有一道声响,传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三字。 “你找死?”

然后余斗就递剑了。

高大道人手持仙剑,大步流星,瞬间没入其中,所到之处,光阴长河激荡而起的汹涌浪花,不得近身。

陆沉双手搭在栏杆上,就这么静静的站了一会儿。

见师兄暂时未归,年轻道士又缩地成寸,回了一趟自己的修道之地南华城,将那枚从碧霄师叔手中‘赢’来的金黄色养剑葫,装了些酒水。

不是什么好酒。

甚至练气士喝了,也不会增长一丝灵气。

普普通通,但是珍稀程度,几座天下,整个人间,只有他陆沉一家。

因为是三掌教自己酿的。

这个秘方,更是绝无仅有,是他当年在另一座人间游历之时,扒在一位老人家的墙根,偷学而来。

昔年远游不知名人间,咱们的陆掌教,也不只是游山玩水去的,正如当初返回之际,他与宁远说的那样。

学了不少手艺,虽然与修道无关,可毕竟技多不压身嘛。

盏茶过后。

道老二重返白玉京。

背剑而立,单手负后,一身杀气腾腾。

陆沉搓了搓手,嬉皮笑脸道:“师兄,如何?”

余斗说道:“不愧是十四境纯粹剑修。”

年轻道士愣了愣,“没往他身上招呼几剑?不至于吧?那姓黄的小子,虽然一身古怪,善躲藏……”

岂料道老二莫名笑了笑,当着师弟的面,反手掏出来一截断臂。

“还行,贫道卸了他一条胳膊。”

陆沉一个劲的拍打大腿,看着那截臂膀,笑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师弟朝着师兄,高高竖起一根大拇指。

陆沉刚要破开天幕。

余斗喊住了他,没有直接开口,这位修道八千载的老道,破天荒的,竟是犹豫了好一会儿。

最后道老二说道:“师弟要是不急,就先绕道去一趟并州。”

陆沉心领神会,郑重应下此事,打了个道门稽首后,化虹离去。

不过没有直接跨洲远游,去往并州,陆沉先是走了一趟大玄都观,找老观主讨要了几杯酒水。

不至于相谈甚欢,可因为两人之间,多了个“宁道友”的缘故,也算是关系融洽。

在得知宁小友开辟了“书简洞天”,炼化千万厉鬼恶意,自缚双手,画地为牢……

孙道长没有如何惋惜。

反而笑呵呵的,老人心情极佳,让陆沉在门外等等,他则起身回了玄都观。

托陆沉之手,给他的宁小友,带了些许东西。

陆沉则是问了问那个孩子,也就是老观主新收的关门弟子。

孙道长没有多说,也没有不说,只是道出了一个姓名,外加现在的道号。

陆沉告辞离去。

又走了一趟在青冥天下,与玄都观齐名的岁除宫,只是不凑巧,据门人所说,宫主吴霜降,此时正在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