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商议(三)(第2页)
“百姓无私财可守,又受尽权贵压迫欺压与鄙视,有此机会,自然是顺势而为最起码能得些银钱与饱腹之粮。”
张母听到这里貌似懂了朱钰的意思,只见她沉思片刻随后自顾自的点了点头。片刻后才听到他复杂的话语声传来。
“我们这里当兵都要自带银钱,因为朝廷军饷有时候很久都不发,就产生了一种情况。比如两兄弟,一个去当兵,一个在家务农,务农的每日都要早早起床去劳作,交完赋税剩下的省吃俭用寄给当兵的,自己却是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而当兵的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前线拼杀以换得功劳。”
说到这里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眼底也透露出一丝复杂之色。
朱钰也没开口催促,他知道张母想通了其中蹊跷,他只是静静的等待张母从回忆中苏醒过来。
过了片刻张母的声音才又传入耳中,而她说的话却是让朱钰连连点头。
“后来当兵的那个立了战功同时也结交上了一个上官,自然他也从小兵成了官兵,后来战事停歇他便回到城中做了一个百户。家中的兄弟听闻自然是很高兴,连忙收拾妥当上门拜访。”
“两兄弟一开始自然是高兴得很,随后也说了两家要随时来往。从那天开始,农村的这个人就有了靠山,在村子里面也算是一个人物了。于是他便是有事没事就往兄弟家跑,时间久了,兄弟的媳妇就有意见了,于是便在其耳边吹耳旁风。”
“但是百户终究还是恋着兄弟情义,待他兄弟开始依旧是热情欢迎,但是终究是没有了以前那般的真心。”
“直到有一天农村这个人去城里求兄弟给自己儿子安排一个工作,他兄弟心中虽然有些不舒服,毕竟平时金银钱粮也给了不少,现在倒是什么事情都要他帮忙他去做,不过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当天晚上百户就和自己的妻子说了这件事,妻子自然是百般不愿,于是便是一番劝说,百户听完之后便是同意了妻子的意见。”
“等到约定的时间到了,农村的那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前去找自己的兄弟,但是当天他并没有见到他的兄弟,只有一个下人给了他一个包袱和一句话,包袱里面是石两银子,而话是你我两清。”
朱钰没有插话,他知道张母的话还没有说完,只是静静的静耳倾听。
“农村那人当时很气愤,他想大骂一通,不过看到门前护卫腰间的刀,他还是忍住了。那人没有要银钱,只是转身走了。”